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通过出土建筑材料看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通过出土建筑材料看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星堆出土文历史时间?
自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农民在车水灌溉时无意碰醒了沉睡三四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之后,考古界就围绕这一奇迹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叩问。随着一大批国宝级珍稀文物的出土,一连串惊人之谜接踵而来:三星堆出土的这些高鼻深目,扁阔嘴大耳的青铜兵团,属什么人种?从何而来?在达到其最高峰时,三星堆文明又为何突然从成都平原消失?——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面貌、内涵和特征、成因特征已基本确定。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巴蜀文化遗址,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明,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明;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明;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明,即成都“十二桥文明”。
屈家岭文化的特点、出土文物、历史价值?
屈家岭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堀而得名。该文化影响范围较广,东到湖北东部的黄冈、鄂城,西至三峡地区,北到河南南阳,南至洞庭湖滨,西北延伸至陕西南部的丹江流域。距今约5000年。遗址发现于1954年,至今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深入研究,发现这种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年代为距今约4000余年。屈家岭遗址最早在1955年至1957年被发堀,其后学者又在湖北各地发堀了更多屈家岭文化的遗址,并在其中许多遗址如枝江关庙山遗址中发现其与前后期文化的关系,认定其为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而后被更晚期的青龙泉文化(又称作湖北龙山文化)所继承。该遗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通过出土建筑材料看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通过出土建筑材料看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