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客家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客家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六年级下语文第八课为什么说客家名居是世界民居奇葩?
说客家名居是世界民居的奇葩,是因为客家民居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点,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我们刚才查了词典,“营垒”就是军营和它四周的围墙。
第二点,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我们平常见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这个形状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三点,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奇葩:奇特的花。
客家围屋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客家围屋始建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先如今保存最多的一种客家建筑。唐宋时期连年战乱,中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迁徙,客家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我们知道唐宋时期江南除了一些水利发达地区有出现城市的缩影,其他地区都是深山老林,猛兽出没,这些被迫南迁的客家人想要寻找的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远离威胁围屋孕育而生。
客家民居有多久历史了?
客家民居前身是唐朝(大概公元700年)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客家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客家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