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大清没有像印度一样完全沦为殖民地,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今这个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邻居印度,两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在一百多年前,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大清则是帝国列强的半殖民地,都是亚洲大国,命运却为何不同?
华夏五千年历史,自秦以后,大部分时间处于大一统时间,虽说也有五胡乱华南北朝,也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时间相对较短。二千年左右的统一,让国人对国家概念,统一概念理解更深。对于外族入侵,很多中国人都有本能地反对和抵抗。所以反抗意识更强烈。
八国联军入侵后,曾经有国家提出瓜分大清土地,但被另外一些国家持以反对态度,理由是:瓜分容易,控制和改造很难。因此,对于大清,间接控制,帝国列强选择了半殖民地方式。
而印度,在英国侵入之前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算是一个整体。印度的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分裂的历史,小王国到处都是,各地区长时间依靠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至于语言,则是多达几十种,而宗教更是遍地林立,数目众多。
有人说了,那么印度的各个统治王朝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并不复杂,所谓侵入的各帝国王朝,非常表面,占了几个城市,几条商道,就开始称王称霸了。实际上,帝国在印度就是孤岛。
从十八世纪开始后,大英帝国侵入印度地区,战胜莫卧儿帝国,开始逐渐渗入。英国人很有耐心,一个州一个州慢慢吞并,花了整整二百多年,终于统一了印度,叫“英属印度”。
中国和印度是两种社会,中国不会像印度一样被侵略者变成殖民地。
原因有两点:
对于侵略者来说,印度简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殖民地。
为什么呢?
因为在英国人之前,“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印度从未统一过,南亚次大陆上从未有任何一个***统一过印度,直到英国人的出现。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和“五代十国”一样,是若干个小国的几个。什么孟加拉、旁遮普、吉拉特,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土邦,在印度的土地上犬牙交错,互相没有统属关系,也不认为对方跟自己是一个国家。
从17世纪英国势力进入印度开始,英国人用了超过两百年,才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将“印度”首次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带到了历史舞台上。
而英国人的殖民政策也非常高明,英国人并非鲸吞,而是步步蚕食。而且,英国人也没有一味依靠武力,而是通过拉拢印度的上层阶级又打又拉。从整体上看,英国征服印度的过程中,没有爆发什么波澜壮阔的战争,始终处于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这和印度的分裂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而且印度人对英国人也并不反感,因为对于印度人来说,殖民者真是太多了。
西方列强敲开清朝闭关锁国的国门是在1840年,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结束。盛兴殖民主义的西方列强开始衰弱。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结束。世界格局大变,西方列强元气大伤,殖民主义成为过去式,不久世界各地殖民地开始纷纷独立,代表着殖民主义体系的***。
清朝在西方列强压榨的几十年年里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而只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原因是复杂化的,主要在于文明体系的不同,殖民的困难。还有西方列强的互相对立,清廷借以拉拢牵制平衡,才造成了一种脆弱平衡。然后熬到了民国。文明体系的不同。
西方列强对于被殖民地的土著一般都是比较残忍的,像当年英国殖民北美洲,结果印第安人几乎绝种。而且还要残忍改变其文明,像英语在今天世界上是通用语言,背后却是血淋淋的殖民时代成果之一,英国殖民全盛时期全球统治面积大概3400万平方公里,而这些殖民地区当地土著大部分种族要么灭绝要么最后化为英语体系之内。
清朝是封建社会,百姓思想是守旧的,像西方列强殖民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统治难度极其大,像西方列强数次侵略中国,你打朝廷可以,但是你在乡下横行霸道肆意妄为,那么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殖民代价太大的情况之下,清廷就起了中间商的作用,清廷要的是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西方列强要的是利益,然后就形成一种默契,西方列强通过清庭压榨中国,而且效果还不错,所以深化殖民就慢下来了。西方列强相互牵制。
清朝辽阔的国土不是任何一个西方列强可以消化的了或者说列强不会看着任何一个国家独享这块大蛋糕的。
清廷对于权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就利用过西方列强这种心理来拉拢一方打压一方,如三国干涉还辽。
甲午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马关条约,割的不止是台湾还有辽东半岛,割让辽东半岛让列强深感利益受损,而且日本在华势力会更加之大,于是沙俄、德国、法国三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了清***。
在这种诡异平衡之下,中国没有成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但是西方列强的胃口不止于此,开始慢慢吞并中国领土。
在清末西方列强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中国了,像满清龙兴之地东北就成为日本与沙俄的实际控制地,1904年东北爆发第一次日俄战争,清廷却只能选择中立,说明清廷实际控制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丘吉尔语)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而中国无论如何衰败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始终基本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没有分裂。
晚清末年美国驻华公使芮恩绅在给美国***院的年终报告里说道: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无疑是昏庸的,官员也是无知的。但是他们的人民却拥有雄狮般的气概。他们勤劳而质朴。聪慧而向上。一旦拥有了有力的领导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显然,雄狮般的中国人民不愿意成为殖民地的奴隶。
再一点就是国土广大的中国,根本无法被一个国家所占据。几个国家瓜分又得不偿失(也有分赃不均的原因。)中国自古就是大一统王朝,向心力十分强大。意图分割国家根本不现实。再就是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就可以从满清***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比自己殖民利益更大。所以就放弃了殖民统治。
还有就是,满清落后只是军事和政治制度落后,但国家架构比西方国家还要完善,随着时间的推进,满清已经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殖民化中国已经不现实。而通过不公平贸易,金融经济却可以更加合法性掠夺财富,这样岂不美哉?也就是说,不殖民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殖民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最关键在于,殖民统治地,首先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这个国家文字与文化,因为文字与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基与文明基因,是民族自我认同和精神归属,西方国家要在文字和文化上消灭中国文明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文化是中国免于被殖民的最大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