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和意义

kodinid 5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石桥?
  2. 北宋戏曲的主要有什么 代表结构是什么段?
  3. 吴越国六和塔采用什么建筑结构?

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石桥?

由宋代主持建造的大型石桥是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的洛阳桥。

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和意义-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的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其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艺术水平。

洛阳桥位于洛阳河口最窄的地方,就在洛阳江入海口。依靠河中天然巨石(现称中州岛或仲婷),建于1053年,1059年竣工。一直在修复,保存完好。

北宋戏曲的主要什么 代表结构是什么段?

杂剧是宋代的一种戏剧形式,由唐参军戏和歌舞杂技发展而来。北宋时期,杂剧既是各种技艺(如滑稽戏、傀儡、皮影、说唱、歌舞、杂技、武术等)的泛称,与散乐、百戏意义相同,又作为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列入各种技艺之中演出,亦可作为单独节目演出。

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和意义-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杂剧兴起于北方,北宋时已很流行。在汴梁的瓦子勾栏中已有较大型的剧目《目连救母》杂剧的表演。南宋时,杂剧在各种技艺的演出中已处于主要地位。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宋杂剧的表演结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开场的小段,名为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日常生活熟事;第二部分是正杂剧,表演情节较复杂的故事,是演出的主要部分;第三部分是散段,又称杂扮,是一种打闹嬉笑或夸张、滑稽性的表演。

宋杂剧已初步形成角色体制,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装旦等角色。宋杂剧可分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和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前者不用音乐或音乐很少,后者则以音乐贯穿全剧。宋杂剧的音乐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和意义-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崔护六么》《莺莺六么》《王子高六么》等杂剧***用了《六么》大曲的曲调,《诸宫调霸王》《诸宫调卦册儿》等杂剧***用诸宫调的音乐,《藏瓶儿法曲》《孤和法曲》等杂剧***用了法曲的音乐,《三姐黄莺儿》《买花黄莺儿》等杂剧***用了词调《黄莺儿》的音乐。宋杂剧不仅有歌唱,也有乐器伴奏。如表演结束时乐工演奏的乐曲叫“断送”,演奏者叫“把色”。

越国六和塔***用什么建筑结构?

吴越国六和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北宋开宝三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是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

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 , 塔高59.89米,塔身为砖砌,外檐为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外檐13层,7层与塔身相通,6层封闭,形成7明6暗的格局。

***塔塔身以仿木结构形式砌筑,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到达顶层。塔身每层有外墙、回廊、内墙和方形塔心小室四部分。每层方形中心塔室,用斗拱承托藻井。藻井用两层菱角牙子叠砌。斗拱补间铺作两朵,与转角铺作同为五铺作双杪单拱计心造。室内施各式彩绘。每层塔墙四面辟门,通达木檐外廊。外廊宽阔敞通,登塔人可由塔内走向外廊。塔墙厚实,以底层为例,外墙厚达4.12米。

***塔外观雍容大度,全塔设计精巧,结构奇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代建筑结构有何成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杂剧 宋代 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