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特色建筑手法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特色建筑手法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简单来说,就是把建筑的各个主要组成构配件,在相应工厂制作为成品,再运到施工现场,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拼装而得到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和过去的建筑类型比较,具有提高设计规范性,建筑质量具有更多优势,充分利用工业化生产,批量制作,产品规范,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等等诸多优点。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将达15%以上,政策助推蓝海市场开启
装配式建筑,即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快速组装而成的建筑。其主体结构多***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或木结构构件,在国际上通称为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业化一直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几年,随着材料升级、标准提高,以及生产能力和建造技术的增进,试点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到2016年,***院正式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15%以上。据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7%,2016年该比例上升至4.9%,但距离15%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落实政策目标,各地***已制定装配式建筑规模阶段性目标,并同步出台若干政策法规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新增房地产需求较多的地区推进力度颇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以20%为目标;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须达15%。
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等。
装配式建筑需满足一个重要要求:装配率不低于50%(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谢谢邀请,装配式建筑我个人理解为类似3D打印的配件建筑,所有的组件就如同搭积木一样拼装而成,简单快速且造价便宜,适合追求时效、性价比年轻人,同时也多一种市场选择。
拍摄古建筑有什么技巧?
拍摄任何物体,一定要体现自身独有的特色,同样是拍建筑,拍摄古建筑和拍摄现代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于,拍摄现代建筑,要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感,未来感,而拍摄古代建筑,就一定要体现出漫长岁月给建筑留下的痕迹,照片要体现古老、沧桑的氛围,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有以下几点小小的建议:
1、在画面中添加一些残破、衰败的素材、元素,比如残砖、断瓦、枯枝、败叶,因为这些都是时光才能留下的痕迹,容易烘托沧桑的氛围。
2、总体色调要以暗调为主,可以调成黑白照片,使照片色调浓郁、深沉。但在这种暗调中也可以突出一些活泼的元素,制造一些局部的冲突,体现古代与现代的交融。拍摄时适当地降低曝光补偿。
3、突出古建筑的质感,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多以石头,木头为主,还有少量的青铜,拍剥落的墙皮,石柱的粗糙质感,以及布满铜绿的门环等等。
4、使用小光圈,拍摄大的景深,突出大部分建筑的细节,通过制造视觉上的延伸感,表现时空上的延伸感。
5、使用侧光来表现古建筑,局部的明暗变化会更好的突出细节。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在这悠悠漫长的长河中,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瑰宝,其中之一就是古建筑。不论是皇宫还是在民间,不论是在西安、北京,还是在洛阳、南京,恢宏庄严、工艺考究的古典建筑让人惊叹不已。所以,从影几十年来,我特别喜欢拍摄古建筑。在如何拍摄古建筑方面我有五点体会:
1.选好机位展现古建筑的宏观美。古建筑,尤其是古建筑群,往往给人以布局齐整,庄严大气之感。如北京故宫,和故宫相类似的丽江木府,其建筑布局真是令人震撼,在拍摄时,我们要纵观全局,寻找最佳机位,用广角镜头,或接片、或航拍,将该建筑群的全貌拍摄下来,留下一个宏观影像。
2008年3月,云南丽江木府
2.选好机位展现古建筑的立体美。选取该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并寻找合适的机位,使用竖构图的方式,拍摄该建筑群的立体图。充分驾驭光线,有时可能要运用摄影者最为忌讳的顶光,[_a***_]性地进行拍摄出古典建筑的生命和灵魂。
2008年3月,云南丽江木府
3.运用近拍凸出古建筑的局部美。中国的古典建筑,大到斗拱、飞檐,小到青砖、瓦当,除了本身所拥有的丰富色彩和优美造型外,还蕴含了书法、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的精粹。毎一个细节都包含了一个故事,而风雨剥蚀,又将古典建筑的细节打磨得更加有味。拍完了宏观、立体,我们再来选取该古典建筑群落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性的局部,或近摄或特写,发掘包含在该建筑群中的特殊元素,集中描绘古典建筑的韵律与美感。在拍摄对象选取时,应选取那些能体现建筑群落气质,再现昔日辉煌,传递深藏于古典建筑中文化精神的元素。
2015年5月,陕西镇安倪家大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特色建筑手法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特色建筑手法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