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特点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世界三大建筑风格是什么?
  2. 德国卡斯豪瑟的故事?
  3. 14世纪到17世纪有哪些因素促使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世界三大建筑风格是什么

1、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2、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4、古罗马建筑风格产生在亚平宁半岛上,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发扬光大,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延续和发展,主要的成就是万神庙巴西利卡类的建筑。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石材建筑的大跨度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古希腊柱式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券柱式这在今后欧洲的建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德国卡斯豪瑟的故事?

十九世纪初,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出生后,就被阴谋家关在地牢里,在地牢里只有吃的,见不到任何人,直到17岁后,他才被放出来,而这个时候的他身高只有144厘米,膝盖已变形,走路如同婴儿学步,目光呆滞,怕光,暗视觉非常灵敏,在黑暗中能够看到180步以外的马匹,听觉和嗅觉也比较灵敏,但他不会说话,智力如同幼儿一般

14世纪到17世纪有哪些因素促使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十四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率先在意大利开展,一批工商业者借着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的名义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对人性的压迫,这便是西欧近代化的开端。但文艺复兴时教会势力还极其强大,文艺复兴的目的只是想让教会稍微放松一下对资本主义的压制,是以妥协为目的,而且文艺复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无法影响到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阶级。紧接着,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受天主教会压迫最深的德国首先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一批宗教改革家开始了向天主教会的全面宣战,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州和底层人民,彻底打开了束缚人们的思想枷锁,在这场运动中形成的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都承认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和财富的合理性。英国的光荣革命即以此为理论支撑,推翻了封建君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体。到此时,欧洲别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也以非常强大了,再也不需要以宗教为掩护进行斗争了,十七世纪,启蒙运动浩浩荡荡的开展了,启蒙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反对教会权威、反对封建社会、提倡理性,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都是大名鼎鼎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康德,孟德斯鸠甚至已经研究出了资产阶级***的组织形式,即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至此,欧洲近代化历程算是基本完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德国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建筑 风格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