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实验题及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实验题及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2级建筑师考试难易程度?
1、知识题考察的知识点范围略小,比如不考建筑物理、建筑史
2、同一个知识点所覆盖的题量小,比如二级的知识题总共两门,分别是结构和设备、法律法规经济和施工,而差不多同样的知识点一级的知识题总共分解为6门。
3、《建筑构造与详图》作图题考察面窄,工程难度简易,比如,二级主要考察低、多层住宅、宿舍、中小型公建。
4、《场地与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和方案设计合为一门,场地设计只有一道综合题,方案设计以低、多层、中小型公建为主。
个人感觉就知识题而言,难度和一级相当,有些题库是通用的。做图题中方案设计和一级相当,其余部分略简单。
以上是个人的体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考试的难易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亲自参加一次就知道了。
1995年建的砖混结构预制板楼房,到了2030年会是什么状态?会变危房吗?
谢谢邀答!
1995年的砖混结构预制空心板多层砖混结构房子,至今25个年头;执行的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范及配套结构规范。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有如下数据对比:括号内为现规范。
1.砌体強度:砖75号,砂浆25号;(砖100号,砂浆75号)。
2.构造柱,原来只有房子外墙大角,楼梯间烈度6度不设;(纵横墙交叉处都设,楼梯间8个构造柱)。
3.圈梁,原来隔层设置,间距比较大。(现层层设置)。
4.预应力空心板,脆性构件。(优先现浇板,要求预制构件除了预应力筋,加普通钢筋。)活荷载:楼板1.5KN/㎡。(2.0KN/㎡ 。)
5.抗震烈度,大部分大中城市调高1度,例如苏州,南通等由6度调高到7度。
从上述数字对比,可见与2001规范执行的设计,质量相差几个数量级!
汶川地震调查证明: 砖混结构预应力空心板,楼梯间坍塌是主要伤亡原因。所以2008当年就对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订。2001规范实施,各地实际上已经叫停空心板,砖混结构,用框架结构现浇楼板较多,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大幅提升。
至于95年的房子,还要看震级设防烈度,平时使用、养护保修情况。总之,抗震防震、结构整体连接性能差是肯定的。住在里面要注意安全,必要时委托抗震鉴定。小区旧改应考虑能否加固?
按折旧年限没有到五十年。这是指正常建筑成品,正常使用下的最低年限。但是不等於没有危险变化,比如这个过程有无地震影响,洪水冲击,周围不正当施工等。都会在建筑结构上发生异常现象(倾斜,裂口,下沉等)。当时施工使用的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等等,都对使用年限造成大小不等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较长年限以后,有灾害发生以后,应请有关建筑质量监测部门作出必要的鉴定,这样安全稳妥些。
1995年所建的砖混楼到2030年才三十五年,是不可能成为危房的。一般情况下砖混楼都是按照五十年进行设计的,所以应该说楼的使用年限还剩余的很多。设计都是比较保守的,使用到六七十年应该不存在问题,不过社会发展非常快,以前建楼方式都要求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虽然楼房质量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可以居住,但是砖混楼的结构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差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建楼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住房问题,质量不是很好,只要有居住的地方就可以了。到了八九十年代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不但要解决住房问题,更要提高住房的质量等级,在八九十年代建设了很多砖混多层楼房。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对楼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在两千零几年开始逐步不再审批新建砖混住宅楼房了,取而代之都是以框架或框剪楼房,在设计过程中淘汰了很多落后的规范,进而***用了很多新的规范和设计理念,主材中的钢筋要求都必须使用抗震钢材,同时混凝土的等级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样以来新的楼房的居住实用性和抗震等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虽然三十多年的砖混楼房没有问题,但是确实有些落后了,有条件的话能够置换成新型的住宅最好。
砖混楼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实验题及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实验题及答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