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历史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历史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图纸中怎么分别抗震和非抗震?
分别建筑物的抗震和非抗震可以从建筑物的结构图纸中的结构总说明中体现出。如果说明中标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为小于等于4级则为非抗震,如果是大于4级则为抗震。还有就是在钢筋的使用说明中如果是強调一定使用带“E”的钢筋说明此建筑物是抗震的,反之则是非抗震的。
框架梁和次梁抗震构造有什么区别?
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次梁:主要是从建筑或构筑物的抗震要求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是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通常与构造柱一起设置,位置不一定就一定在板下,根据墙的高度,一般有抗震要求的地方是竖向高度每3m一道。
2、框架梁:是直接支承于框架柱上的单跨梁或连续梁,与框架柱一同构成框架结构的抗震体系,框架梁设计除考虑竖向承重还要考虑地震作用。因此,圈梁不是起承重作用的,是增加结构整体性,抗震用的;框架梁主要起承重作用,两者会出现在同种结构上。
抗震8度和抗震7度,建筑难度差距大吗?
结构的抗震等级只有一、二、三、四级四个等级,仅划分等级时包含了设防烈度(6、7、8、9)的因素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历史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历史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lntw.com/post/177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