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建筑风格,北魏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魏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魏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魏都城发生的变化?
  2. 北魏府兵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3. 北魏妃嫔宫殿名?

北魏都城发生的变化?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北魏建筑风格,北魏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是鲜卑族拓拔硅建立的,都城共先后有三个,盛乐,平城和洛阳。盛乐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后来公元398年,迁都平城,就是现在的大同市,如今的大同市,北魏时期的建筑风格还有很多,太武帝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

北魏府兵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

隋、唐重建和发展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改革早期府兵制,军户编入民户,军人受田。府兵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制。府兵调遣、指挥权均归朝廷,中央设16卫(隋初为12卫府),12卫下各辖军府。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和“居重驭轻”方略,分布在京城和冲要地区。府兵每年上番宿卫京师,部分驻守军事要地,战时凭符征调。唐代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统兵800~1200人不等,全国最多时设634府,约60万人。中央禁军除以府兵上番者为南衙禁兵外,还有来自召募的北衙禁兵。

北魏建筑风格,北魏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魏妃嫔宫殿名?

为贵人殿、华妃殿、成皋殿、西郊宫殿等。
因为北魏时期,皇宫内的妃嫔都居住在不同的宫殿中,每个宫殿都有其特别的名字和寓意。
贵人殿为贵族女子所居住,其名字寓意高贵、美丽;华妃殿为皇后居住,其名字寓意华丽、辉煌;成皋殿为皇帝的妾室所居住,其名字寓意景色迷人;西郊宫殿是北魏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国家处理事务的中心
当时妃嫔宫殿的名字和建筑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宫廷文化

北魏时期的妃嫔宫殿名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千秋宫:是北魏皇帝拓跋珪为皇后所建的宫殿,被誉为北魏的皇宫之冠,后来成为了后宫主要的妃嫔居住地,也是北魏宫廷文化的代表

北魏建筑风格,北魏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琼楼宝阁:是北魏皇帝拓跋珪为自己的妃嫔所建的宫殿,它位于千秋宫的中央,建筑高大壮观,曾经是北魏最重要的妃嫔宫殿之一。

3.幽兰园:是北魏皇帝拓跋焘为自己的妃嫔所建的宫殿,位于南城外,园内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花园,是北魏后宫中最美丽的一处住所。

4.寿阳宫:是北魏皇帝拓跋嗣为自己的妃嫔所建的宫殿,位于魏国的东北方向,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曾经是北魏宫廷居住的重要场所之一。

有多个名字因为在北魏时期,妃嫔宫殿的名字并不固定,常常根据所居住的城市或者皇室的喜好而改变,常见的有洛阳、平城、邺城等地的宫殿。
此外,妃嫔宫殿的名字也有可能因为历史原因被遗忘或者记录不清楚。
北魏时期,妃嫔宫殿被严格的分为五等:上清、中清、下清、上华、下华,其中上清最为豪华、下华最不起眼。
这些宫殿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制度,旨在维持皇室的尊严和权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魏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魏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北魏 妃嫔 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