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舍建筑风格,房舍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5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舍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房舍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原古建筑风格?
  2. 中国近代建筑独居建筑的特点?

中原古建筑风格?

这就是康百万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家族庄园。

房舍建筑风格,房舍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初具规模。整个庄园背依邙岭,面临洛水,北凭黄河天险,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势,居高临下,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建筑理念。

康百万庄园建筑

从明代至清代,康百万庄园逐步建成19个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目前保留下来的有栈房区、主宅区、南大院、作坊区、康氏家祠等10余个部分,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共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571间房舍,功能齐全、设计精巧,庄重气派、蔚为壮观,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江南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融南方之古朴幽雅与北方之粗犷厚重于一体,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豫商精神家园”。2001年庄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舍建筑风格,房舍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中的一大分类,以斗拱和屋檐为最大特点。

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唐代以后中国木构建筑步向成熟,全木构架普及,以榫卯结构连结构件。中国木结构建筑地域特色浓厚,朝代更替带来的新风与民间地方手法互相影响,使南北建筑特色分明。

中国建筑特徵为木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特的,并且传播至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文化区。

房舍建筑风格,房舍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 唐代以後中国木构建筑步向成熟,全木构架普及,以榫卯结构连结构件。

中国木结构建筑地域特色浓厚,朝代更替带来的一代新风与民间地方手法互相影响,南北建筑特色分明。 清末民国後主流建筑被西式建筑取代。

中国近代建筑独居建筑的特点?

近代中国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取传统的住宅形式。新的居住建筑类型主要集中在通都大邑的部分地区。这种新的住宅有独户型、联户型和多户型等基本形态。

  独户型住宅  1900年前后出现了独院式高级住宅。这些住宅基本上是当时西方流行的高级住宅的翻版,一般都处在城市的环境优越地段。房舍宽敞,有大片绿地,建筑多为一、二层楼的砖(石)木结构;内设客厅、卧室、餐厅、卫生间、书房、弹子房等,设备考究,装饰豪华,外观大多为法、英、德等国的府邸形式,居住者主要是外国官员和资本家。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上层人物也开始仿建。从近代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建造的“濠南别业”,可以看出这类中国业主的独院式高级住宅的特点:建筑形式和技术设备大多***取西方做法,而平面布置、装修、庭园绿化等方面则保存着中国传统特色。  

  20年代以后,独户型住宅形态逐渐从豪华型独院式高级住宅转向舒适型花园住宅,建造数量增多,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形成了成片的花园住宅区。   

  联户型、多户型住宅  包括里弄住宅、居住大院和高层公寓三类,大都是由房地产商投资统一建造,再分户出租或出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舍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舍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筑 中国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