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第一批建筑特色村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第一批建筑特色村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建筑活化石是什么族民居?
羌族民居被称为中国建筑的活化石.由此可见,羌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和地域战争,即使安居山区,依然存在生存考验,需要登高望远,抵御外敌,保护家园,储存粮食柴草。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加之古时与秦人战事不断,出于军事防御目的,羌人选择因地造势,依山而建。在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羌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碉楼,起到日常居住、军事防御、对敌作战、战备储存等多重作用。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基本用于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多矗立于关口要隘或村寨附近及中心。以石砌筑,外观雄伟,坚固实用,楼体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上细下粗,棱角突出,结构严密,内有六七层,最高的达十三四层。建筑体呈上窄下宽的规则几何图案,可有效分解建筑体内外之力;每层分布外窄内宽“日”、“+”等形状射孔若干,兼具***光、通风、观察、攻击、防御等功能。
傣族园哪一年被国家评为AAAA景区?
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投资4200万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购物区地下水管、电线的埋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
已于1999年8月1日开门迎客。
傣族园二期工程预计投资6000万元,将建成民俗旅游度***区,大型游乐园。
自景区恢复营业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护人员、全国警务工作者均可享受免票政策。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8年4月,被云南省委、省***评为“文明风景旅游区”;2010年6月,由云南省文化厅授牌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3年9月,由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18年8月,荣获“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销售示范街区”称号。
住蒙古包时,遇到过最尴尬最害羞的事情是什么?
当年(73—78)我在青海高原当兵时,最不愿意干的活就是去巡电话线路。
当时部队各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全靠有线电话。青海高原天寒地冻,山沟坡陡。大部分电话线路都是随着公路架设,好施工好维护,也有一部分就是随着地图拉直线,走近路了。这部分线路极难维护,山高坡陡,故障频发,还十分危险。
每次出去巡线或维修都不得少于两个人,我们带足了武器***,粮草工具,骑马顺着线路走,每走一段(20—30公里)就要爬上一棵电线杆用电话机联络一下,一方面排查故障,一方面向上级报告位置。白天还好,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水。到了晚上就受罪了。一般在没人的地方我们就靠着电线杆,把马拴好了,点一堆火,互相偎依着睡一会。要是碰上了蒙古包,我们一般会向他们说明来意,请求他们让我们住一宿。
在青海牧场很少有成群的牧民,一般都是以一家为单位游牧。一家人挤在一个蒙古包里,到了晚上,男男女女都在一个蒙古包里住。但是他们一般对***还是很热情的,每每遇到了蒙古包,他们都会请我们吃手把肉,喝酥油茶。到了晚上还专门留一块地方让我们休息。如果这家人少还好,各分一块地方和衣而卧。第二天早起喝完了奶茶后便各自分手,各自告别。如果遇到一大家子就比较麻烦,蒙古人都愿意挤在一个蒙古包里睡觉,特别是有青年男女刚结婚不久的那种,他才不管你有没有外人,每天晚上该干嘛干嘛,有好几次搞得我们都不敢睡觉。但是有一点特别重要:只要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总是把我们这些“外人”旁边摆上一条红带子或者一条长长的皮带,早上起来,只要这条带子没动便各自安好,要是这条带子动了,那就不得了了,“如果不看在你们是***的面子上,我非杀了你们不可!”这是一次有一个新兵半夜起来撒尿,无意间碰了那条带子,早上又没有恢复原样,被牧民发现了以后的怒骂。
在青海高原巡线,处处是风景,处处有危险。回想起那时的艰辛,真是“有多少话儿涌上心头”。在这里我只想问一句“战友们,你们还好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第一批建筑特色村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第一批建筑特色村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