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沙面建筑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沙面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沙面建筑风格与别的不一样?
沙面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英式、法式比较多,属于欧陆风情建筑。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为什么广州沙面那么多欧式建筑?
1861年9月3日英、法国强迫清***签订《沙面租借条约》,英国占有沙面260多亩,法国占有66亩。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沙面长期为英、法国的租届。因此沙面岛上的建筑多为西式建筑,著名的有法租界区的天主教堂、英租界区的***教堂,原英、法国的领事馆和原英国的汇丰银行都建在沙面岛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中国成立后,沙面岛上的旧有建筑得到了完整的保存,现存的波兰、美国、德国、朝鲜等领事馆及众多外事机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沙面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沙面建筑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lntw.com/post/216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