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特色建筑,大明特色建筑图片

kodinid 6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明特色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明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主要建筑群?
  2. 明代建筑代表作?
  3. 明代屋顶建筑特点?
  4. 南京西华门什么时候建成?
  5.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时期的建筑很难看?

明朝主要建筑群

明朝著名建筑有山西襄汾丁村明代住宅、太庙和社稷坛、紫禁城、明南京城等。

1、明南京城

大明特色建筑,大明特色建筑图片-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

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倚长江,水源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从公元3世纪至6世纪曾有六个王朝建都于此,前后达三百余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开始就旧城扩建,并建造宫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为明朝都城。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终于完成了南京作为明帝国首都的格局,全城人口达到百万。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

2、紫禁城

大明特色建筑,大明特色建筑图片-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初,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各类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群。

都城建筑:明南京城 、明北京城、

宫殿建筑:北京宫殿、紫禁城、太庙和社稷坛、

大明特色建筑,大明特色建筑图片-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建筑代表作?

首先是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群。

都城建筑:明南京城 、明北京城、

宫殿建筑:北京宫殿、紫禁城、太庙和社稷坛、

明代屋顶建筑特点

明朝的房顶设计,其大多数为"庑殿顶"呈四面斜坡形状,又分4面、6面、8面坡等圆形尖状屋顶,而其余还有通过两面山墙跟房面对其的"硬山形状",其呈两面坡,专门从房面挑至山墙以外。一般的明朝房屋为房面上翘或出翘,房顶呈举折形,出翘的面积犹如飞鸟在展翅,而屋檐等构造部分都很注重线条优美和谐。

南京西华门什么时候建成?

西华门是南京明故宫的西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然而,在明朝灭亡后,南京明故宫遭到了多次破坏和修缮,西华门也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缮。

如今所见的西华门是 2001 年重建的,重建后的西华门基本恢复了明朝时期的建筑风貌,成为了南京明故宫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的建造时间可能会因为历史原因、资料缺失或其他因素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你对南京西华门的具体建造时间有更深入的研究需求,建议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或咨询专业的历史学家和研究机构,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时期的建筑很难看?

明朝建築是承襲宋代建筑之風,再加上嚴格的社會階級思想的特殊建筑形式,主要以規模宏大、氣象雄偉爲主要特色。建筑機制也嚴格遵循易經及常倫法則,從屋頂形式、頂飾物件、數量、斗栱等都能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天圓地方的觀念亦表現于柱子的形狀上,屋身的彩繪及藻井等建築裝飾部份嚴謹不阿。最值得一提的是,明式建築以建築物的坐向與朝向定岀易經九星的尺吋規畫,嚴格遵循吋白呎白的尺寸原理。將長、深、高的尺吋都必需落在一、六、八白上面,所以形式比例可能就顯得有些僵硬。再加上繁複的紋飾,有種華而過當的感覺,但無可否認的,明代建築是中國建筑的創新,美丑就各憑眼光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明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明特色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南京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