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有哪些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2. 高层钢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3. 楼房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4. 多层砖混结构的建筑该如何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时的内力调整措施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定其地震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能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可能提高或降低。详细参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具体规定。

高层钢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什么

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在总体上需把握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有哪些-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场地和地基


2、规则性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有哪些-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合理的结构体系


4、计算结果的校核;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有哪些-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抗震构造措施;


6、结构的整体性;


7、结构材料选择



8、多道抗震设防体系;



9、抗震新思路。

结构设计人员在日常设计工作中,必须学会熟练运用概念设计,并使这一理念贯穿于结构设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既要严格把握好设计的大原则,又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最终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精品工程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楼房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商住楼明确了房屋抗震等级,主要包含A.乙.丙.丁4个等级。

1.甲类建筑:重要建设工程和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发生比较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建筑,地震灾害破坏后也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效应或财产损失。

2.B类建筑:归属于地震发生时不可以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工程建筑。地震灾害破坏后,也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效应或相当大的财产损失,包含城市极为重要的公用设施和人流密集的多层大型公共建筑。

3.甲类.B类建筑: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达到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需求;当地区抗震设防等级为9度时,应达到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要求。

4.丁类建筑,其地震灾害破坏不影响甲.乙.C类建筑,社会效应和财产损失轻微,一般储存价值低.人员活动少.单层仓库等无次生灾害。

5.丙类建筑应归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如居住建筑、寝室和公寓楼。丙类建筑必须符合该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需求,当建筑场地为一类时,除6度外,应容许依据该地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取抗震结构措施。

多层砖混结构的建筑该如何进行抗震设计?

我是一名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有在设计院的工作经历,也参与过不少作品的设计。我可以系统的,并且简单明了的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可靠连接;3.加强墙体的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如不设置构造柱会有什么后果?先见下面本人绘制草图

***设地震力P(水平)作用于砖房(常见房屋一般是方形),房屋重心G发生位移,房屋可能瞬间倒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拐角设置构造柱。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可靠连接。

光设置构造柱还不够,还要设置与墙同宽的圈梁与之可靠连接。这就像箍木桶一样,如果木桶没有箍筋,盛满水就会涨开。房屋也一样,木桶的箍筋就相当于房屋的圈梁。

3.加强墙体的连接

加强墙体的连接,就是沿着构造柱每500mm设置拉结筋,一般设计直径10mm长度1000mm的拉结筋,24墙两根。如果不设置拉结筋或拉结筋长度不够,在遇到地震时墙体会开裂,甚至倒塌。如下图所示: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依据的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2016年版)。

该规范的第7章对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作出了详细的说明,规定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地震作用和抗震设计验算、一般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

对于多层砖混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设计验算,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2016年版)第7.2节 计算要点 中作出了详细说明。

由于多层砖混结构高度不高(不超过40米)、结构规则,所以选择底部剪力法这种简化方法计算地震作用,主要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计算出了水平地震作用,就可以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了。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截面抗震验算,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2016年版)第7.2节 计算要点 中的具体细节要求进行验算。

多层砖混结构的一般抗震措施,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2016年版)第7.1节 一般规定 中作出了详细说明。主要包括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层高限值、高宽比限值、横墙间距、局部尺寸限值、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要求。

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取的各种细部要求。对于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2016年版)第7.1节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中作出了详细说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谢邀。

如果选择自建砖混结构的房屋,除了考虑纵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外,还应加强房子的整体性能,这样才能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今天介绍3点能加强砖混结构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自建房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

一、圈梁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它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空间刚度,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

如果是非抗震地区,可***用钢筋砖圈梁,若是抗震地区应***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一般设置在房屋的檐口、窗顶[_a***_]、楼层、吊车梁标高或基础顶面处。

二、构造柱

构造柱与圈梁一起形成一个“框架”,能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性。房屋墙体就算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而不易较早倒塌,构造柱是提高砖混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5米的中间部位都必须设置构造柱。

建筑工程技术设计中,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必须要考虑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用两种方法:构造柱、墙砌体内设置拉结筋;板面设置圈梁。

一、构造柱拉结筋:

1、构造柱处砌成马牙槎(先退后进),宽度60mm;高度小于等于300mm;

2、马牙槎处,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Ø6的拉结筋,拉结筋穿过构造柱、两端做直角弯钩,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抗震设防6度以上地区、不宜小于1000mm,入柱不少于200mm)。

二、砖砌体直槎和拉结筋:

1、留直槎处、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加设拉结筋,沿墙高每隔500mm,每120mm墙厚预埋1Ø6拉结钢筋(120厚墙放置2Ø6拉结钢筋),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大于等于500mm(对于抗震设防强度六度、七度工程,每边必须大于等于1000mm,末端应有90度弯钩)如图所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抗震 构造柱 砖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