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特色建筑,夯土特色建筑图片

kodinid 9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夯土特色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夯土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西夏陵夯土建筑至今仍保存较好?
  2.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夯土技术?
  3. 云南昭通两位老人住的土坯房,斩获了最佳世界建筑奖,你觉得这房子怎么样?

什么西夏陵夯土建筑至今仍保存较好?

党项内迁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定居生活的确立,建筑业亦因 之而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党项人所属宁夏等地,州城堡寨已遍

及各地,不仅有土屋民居,而且有寝庙衙署,更有大型宫室。这些大型建 筑不仅豪华、壮丽,而且十分坚固,建筑的夯土“其坚可以大局刀斧”。

夯土特色建筑,夯土特色建筑图片-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夯土是西夏陵建筑***用的重要工程技术。据粗略统计,一座陵 园,夯土工程约占工程总量的50%;其次是砖瓦工程,约占35%;其

他工程,如木作、石作等在15%上下。西夏陵的夯土主要原料为黄 土,***原料是砾石以及木棍、树枝的碎段。黄土是经过筛选的黏黃 土,地质纯净,颗粒均匀细腻,轻捻后呈细粉状,土色纯黄,黏性好,不

易透水;砾石的磨圆度一般大的在10至12厘米,小者在1至2厘 米。

夯土特色建筑,夯土特色建筑图片-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黄土和砾石按一定的比例掺配后使用,具有坚硬、牢固、基 础稳定的优点。也有说法是将纯黄土“炒熟”掺拌石灰和糯米汤,以

增加其黏性和硬度。同时为解决黄土夯筑的土墙防雨水和潮湿的问 题,在夯土的外层包砌条砖,外表涂敷一至二层赭红泥皮和白灰等保 护层。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夯土技术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

夯土特色建筑,夯土特色建筑图片-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生土建筑在中国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成熟的夯土技术,到汉代民居建筑使用夯土墙的更多,而且在夯土城墙中开始使用水平方向的木骨墙筋,称为“纴木”,这种做法上至汉长安城,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还在使用。

云南昭通两位老人住的土坯房,斩获了最佳世界建筑奖,你觉得这房子怎么样?

这房子那是相当的好!我的老家在河北农村,小时候住过土坯房,还见过大人们垒土坯房子。虽说土坯房子材料便宜,冬暖夏凉,但限于材料不能盖的很高大,慢慢的被淘汰了。

看到建筑学博士万丽的设计眼前一亮,居然还能这样!

笑容和学识一样非常亲切的万丽博士。

万丽博士首先解决材料和抗震问题,她的设计做过抗震实验,两层小楼抗震等级一层9度,二层8度,牛!

解决抗震问题,功能就是很关键的,总不能像央视大楼和望京soho一样进去之后到处都是拧巴着的吧!




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看着舒服是建筑第一要务。万丽的阳光穿透设计独具匠心。

再看外观,依旧是典型的乡村风格,丝毫没有追求什么花里胡哨的个性。
和谐朴素之美传达的淋漓尽致。

这夯土墙的屋子蛮好,在中国民居的建筑史上它的历史最长。在我们湘中九十年代还有建夯土墙房子的,记得九O年我们家建红砖房,我舅舅家就是建的夯土墙房子,他们居住是山区,没有适合做红砖的粘土,农田也只一层薄薄的耕作层,舍不得用来打红砖,而附近山石风化的土壤添上些石灰用来筑墙是非常好的料。用夯土建房比用砖块省时,省力,省料,没有砖块的筹备和运输的花消和忙碌,只备好门窗和木料后即可动工头建,夯土墙比砖墙厚实,隔热防寒也胜过砖墙。且看福建土楼。经几百年风雨,依然耸立在大地上,庇护着他的守望者。

夯土墙的不足是南方基脚不耐霜冻雨泡,常见基础用石块或青砖彻就,红砖彻脚是后来才有。在如今追求外墙美观大方,耐用上夯土墙有些弱点,粉刷附着力差,瓷片,大理石之类不大好贴,当然它的耐压强度也不如红砖可以盖好多层楼。

夯土建房其实是非常环保,经济,适用的建房选择,犹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做好基础,防止沉降偏差,做好排水,防止雨水的浸泡,加强外墙装饰工艺的革新。夯土建房这一古老建筑工艺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要让这项伟大的工艺成为又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存于人民记忆和教科书之中。

这座小小的“土坯房”,来头却并不小。

这座小房子是香港中文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的一个灾后重建实践项目位于云南光明村。在2017年11月末获得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WAF)年终盛会颁发的“2017年度最佳世界建筑奖”。

这座房子的源起是发生在2014年的鲁甸地震。地震严重损毁了光明村中大多数的传统夯土建筑,也就是与这座房子类似的“土坯房”。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很多村民的确选择使用更为“现代”、也看起来更为坚固的砖石、水泥进行重建家园的工作,但是短期内对这些建筑材料急剧增加的需求,导致当地的这些常规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一些人难以承受重建的成本

因此,由主创建筑师吴恩融、万丽、迟辛安、柏文峰率领的建筑师团队,将目光转向了传统的夯土建筑。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对材料的研究,在一个受到场地限制的普通四面墙“方盒子”土屋中,赋予了村民新生和传承的希望。

建筑平面布局紧凑,中间***取了半开放的中庭保证***光和通风,并使用了双层带有隔热层的屋顶玻璃,降低能耗,同时保证室内的居住环境品质(图1&2)。同时,为了增强夯土材料的抗震性,设计团队重新配比了夯土的配方,加入了适当比例的粘土、[_a***_]、纤维以及极少量水泥,同时***用了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加固,可以满足8度抗震要求

图1&2:内部空间

建筑师还最大化简化了建造的程序,使得建筑维护简单易操作,村民学会之后可以自己进行维修、建造,将传统技艺演化为可以自力更生的谋生技术加以传承,改善了乡村生活环境,一举多得(图3~5)。

一般人对土房子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一些年代久远的建筑上,比如甘肃敦煌古城西安秦始皇陵,它们就像浑然天成的一样,与自然完美融为一体。但它们却不那么耐用,经不起风雨的侵蚀、扛不住地震的危害。

令人意外的是,在云南一栋毫不起眼的土房子,却获得了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最佳世界建筑奖。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栋土房子由香港中文大学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当地一位老人心愿。

在2014年,这里发生了一次6级地震,大多数土房子都被严重损坏了,村民在重建时纷纷转向抗震能力更强的砖混房。而这位老人却觉得土房子住起来更舒适一些。因此,这栋造价仅14万的新式土房子就拔地而起了。

研究团队以生土为基料,在其中加入水泥等掺料,经过养护等过程,得到了一种新墙体材料。与传统土坯相比,它不仅轻了22%-50%,抗压强度还提高了10倍。因此,用它造的房子,每平米成本不超过1200元。更重要的是,经过实验证明,它可以满足8级抗震设防要求。

没有华丽的外表,却真正能给有需要的人一个安全的处所,也难怪它能获此大奖了。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是不是呢?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夯土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夯土特色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夯土 建筑 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