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述中国近代建筑的四个发展阶段的情况?
中国近代建筑时间范围划定是从1840年***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大致可分四个发展阶段:
.(1)***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借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
(2)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895—1919)。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期(1919—1937)。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结合中国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4)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1937—1949)。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面貌相当庞杂。
西方建筑与东方建筑的区别?
这是它们最大的不同
因为材料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在空间上的不同
罗马石建筑结构体系能形成大空间,比如万神庙,整个建筑有一个很大直径的穹顶。
而东方以中国为典型的木建筑因为自身材料和结构体系的不同,一般都是比较规整的矩形平面,建筑单体并不显得规模很大,但是以建筑群的宏伟布局见长。
总之罗马这样的西方建筑和东方古典建筑的区别有很多很多的不同,不光是从形制来看,还有地域特色、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同,三言两语是没办法讲清楚的(足可以写一本书了)
西方古建筑的楼板怎么做?应该没有钢筋的,这么大跨度又是怎么实现的呢?
钢筋混凝土出现以前通常都是***用砖木结构,也就是承重构件是石料等砌体,水平构件如梁、板都是用木头来实现的,再在上面做楼面层,如装饰什么的。
大跨度的教堂等建筑***用穹顶结构,将弯矩转化为水平推力作用在承重构件,结果就是墙体通常都很厚,以抵抗大跨度穹顶带来的水平推力。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