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结构的观点看高层建筑是指?
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在我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高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简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定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框架结构,是由纵梁、横梁和柱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骨架的结构。
框架结构的优点: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柱网布置灵活,便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施工简便,较经济;框架结构的弱点:抗侧移刚度小,侧移大;对支座不均匀沉降较敏感等。
根据分析,框架房屋高度增加时,侧向力作用急剧地增长,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时,侧向位移将很大,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远远超过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称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
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结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8点
1.装配间隙要合理。
2.定位面需要有合理,尽量做局部定位。
3.超声波的线的设计。
4.螺丝孔的装配间隙和定位面的合理性。
5.产品的平均肉厚要合理。
6.产品与电子元器件的间隙配合。
7.产品运动件与装配件的间隙。
8.手板组装测试与应用。
1.结构布局,结构体系:一个合理结构体系,结构布置,不仅是结构安全的保障,更是经济合理的保障。结构的布置往往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基础知识,当然结构的布置有的时候会受到建筑空间不合理设计的制约。
2.抗震:多高层建筑,无例外受到地震的影响很大,在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如影随形。
3.抗风:对于高层和轻型的低层建筑来说,风和仔的影响,有的时候比地震的影响还要大。对于普通设计者来说,高层的话肯定会考虑到风,而在进行低层轻型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忽略风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基础设置往往偏小,在大风力作用下基础会连根拔起的现象。
建筑结构设计中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要考虑,但几乎所有的考虑,除了自身的承载力之外,就是地震和风了。
1,产品构成;2,总装定位,紧固结构;3,安装步骤,安装距离,紧固顺序;4,安装静止状态的间隙,面差匹配;5,防错,手操空间;6,法规,试验要求;7,产品结构性能分析;8,工艺可行性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为何不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二者是如何定义高层建筑的?二者在计算建筑高度时有何异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规定,对于住宅建筑,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 的判定为高层建筑,其他民用建筑高度大于 24m 时判定为高层建筑。
具体的高度计算为,自室外的地平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差就叫建筑的高度,建筑屋面突出的电梯机房、水箱间、造型构架等高度不计算在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现已废止,现在执行的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它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为:住宅建筑大于27m的叫高层建筑,其他非单层建筑且高度大于24m的叫高层建筑。
具体的高度计算为:
1 、建筑***用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 建筑***用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室外地面到屋面的高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