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阻尼器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阻尼器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第一高楼如何防震?
上海中心大厦内装有阻尼器的楼层是对外开放的,只需携带有效***件购票就可入内参观。
阻尼器重达1000吨,乃世界最重,由12根吊索、质量块、阻尼系统和主体保护系统四部分组成。阻尼器的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摆,通过与主体结构的共振,进而有效抵御大楼的晃动。
这个阻尼器的作用是抗风抗震,可以抗7级地震和12级台风。当强风来临,它的最大摆幅可以达到1~1.2米,上海中心的阻尼器可以通过自身感应来实现与大楼摇摆的反方向运行,从而实现抗风。
据现场影片讲解,上海每年夏秋季都会受台风困扰,强台风侵袭对于上海中心这样的超高层建筑是个巨大的挑战,而阻尼器对于抗台风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台风来临时,阻尼器能有效降低大楼摆动幅度和加速度,以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上海第一高楼防震原理其实很简单:当强风来袭时,阻尼器的质量块由于惯性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得阻尼器在建筑受到风作用力摇晃时,发生反向摆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运用非常简单的原理制造出来的阻尼器,却成了摩天大楼们应对台风以及地震时的秘密武器。
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在125层安装着由上海材料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巅峰之器”——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风阻尼器。由吊索、质量块、阻尼系统和主体结构保护系统四个部分组成,足足有 1000 多吨重。
此外,“上海中心”把126层阻尼器上部空间打造成了集科技、人文、艺术为一体的多用空间,首次将功能机械艺术化,把阻尼器制成具有深刻寓意、集功能和美观性于一体的艺术品。这座雕塑的造型正是取材于《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被称为“上海慧眼”。
高层避震方法?
高层建筑的避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摆锤避震装置:在高层建筑的顶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摆锤,通过摆锤的惯性作用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当发生地震时,摆锤会随着地震波的振动而摆动,从而减少建筑物的倾斜和震动。
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通过墙体的刚性和强度来抵抗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和剪力,从而减小建筑物的震动幅度。
3. 钢结构阻尼器: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阻尼器,例如液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通过阻尼器的能量耗散作用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震动。
4. 弹性支座:在高层建筑的基础上***用弹性支座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弹性支座能够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减小建筑物的震动。
高楼阻尼器安装在什么地方的?
一般安装在接近大楼顶部的位置。
阻尼器安装的数量要足够多,且安装位置足合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减震效果。
有效提高减震性能的阻尼器排布方式有梯度法、遗传算法、逐层布置法,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有逐层布置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阻尼器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阻尼器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