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建筑风格,西魏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5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魏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魏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度的重要特点?
  2. 工部文章建安骨,米家图画邺侯书的意思?

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度的重要特点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 隋、唐重建和发展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改革早期府兵制,军户编入民户,军人受田。府兵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制。府兵调遣、指挥权均归朝廷,中央设16卫(隋初为12卫府),12卫下各辖军府。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和“居重驭轻”方略,分布在京城和冲要地区。府兵每年上番宿卫京师,部分驻守军事要地,战时凭符征调。唐代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统兵800~1200人不等,全国最多时设634府,约60万人。中央禁军除以府兵上番者为南衙禁兵外,还有来自召募的北衙禁兵。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工部文章建安骨,米家图画邺侯书的意思?

这句对联涉及的四个典故,这句对联的意思就是说古之文人的必备(或者说推崇的理想境界)要素:文章、书画、文风,藏书。

西魏建筑风格,西魏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2、建安骨:指汉魏 之际曹操父子和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 建安,汉献帝 年号。 唐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建安之末,有孔融 、王粲 、陈琳 、徐干 、刘桢 、应瑒 、 阮瑀及曹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3、米家图画:水墨画中的“点”,素来有“绘画中的眼睛”之称,不可乱点,滥点,在自然中有法度,历来以“米家法”的“米家点”最著名。(米芾书法及书法理论水准都非常高)

西魏建筑风格,西魏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邺侯书:邺侯-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1]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德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李泌家中藏书充栋,人送外号“书城”。其父李承休就十分仰慕南朝沈约、任昉等藏书家,遇到图书必购藏于家。李泌除了继承遗书外,又有收藏并系统地整理了藏书,经部书用红色牙签,史部用绿色牙签,子部用青色牙签,集部用白色牙签。所有藏书均加盖了“邺候图书***”藏书印章。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仰慕他藏书之富,曾作《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赠诗云:“邺候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皆牙签,新若手未触。”留下“邺侯架”的典故。子李繁,在德宗时,携其藏书3万卷,迁居随州(今属湖北随州),并继续购藏图书。李繁撰有《邺候家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魏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魏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西魏建筑风格,西魏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建安 西魏 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