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风格来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风格来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建筑风格由来?
中国土地广袤,气候多样,造成了文明起源的多源性,这种文明特质反映在建筑上,就产生了南北建筑起源的差异性。
中国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由于南方气候多雨,地低洼,多瘴疠、多雨水,南方远古人类在不断地对抗自然环境中,依靠大树构木为巢,而巢居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底部架空的干阑式建筑,奠定了南方穿斗式(构架式)建筑的原型。北方气候严寒,树木相对稀少,北方远古人类从地穴中走出来,以厚重的夯土和屋架为结构,完成了从半地穴式建筑到直壁建筑的过程,奠定了北方抬梁式(累叠式)建筑的基础。
南方远古建筑以河姆渡文化为典型,距今5000~3000年,北方远古建筑以仰韶文化为典型,距今6800~6300年。
中国古建筑的典型特点都有巢居,干阑建筑,穿斗建筑,穴居,半地穴,建筑直壁建筑等。
中国古代居民建筑风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地理气候:北方寒冷干燥,建筑需防寒保暖,所以有了敦厚严实,开敞明亮的四合院;南方炎热潮湿,需要防潮防虫防晒,所以有了干栏式和小天井。
2、南北文化差异:北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南方以楚国巫文化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典型的例证就是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浪漫主义的《楚辞》。在建筑艺术上也分别体现了敦厚粗犷实用和精巧细腻浪漫的不同,包括屋檐的翘角,石雕,园林等等。
3、建筑起源差异:中华文明的南北两个起源互有差异。北方建筑最初是穴居(土)发展而来,发展出厚重敦实的风格;南方最早是巢居(木),发展出精巧细腻的建筑艺术风格。
4、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古代的战争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压迫中原,导致北方人不断南迁,在南方出现了客家的建筑,代表就是客家的土楼,以防御为主。
为何我国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广东镬耳屋、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潮汕下山虎、建和广东等地的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五种建筑风格?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它从罗曼建筑发展而来,被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一直延续到16世纪,在当代一般被称为“法国风格”,而“哥特”一词出现在文艺复兴后期,带有贬义。哥德式的建筑特色包括尖拱、肋拱和飞拱。
2.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在17-18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它的特点是外观自由,追求动感,装饰雕刻丰富,色彩强烈,经常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3.洛可可建筑
洛的可可式建筑起源于17世纪20年代的法国,流行于欧洲,它是在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娇艳、华丽、细腻、甜美、细腻。
4.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的建筑风格起源于亚平宁半岛,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发展,是古代希腊建筑风格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成就是万神殿和巴西利卡建筑。马的拱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石砌建筑的大跨度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古代希腊柱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票根柱,这将对未来欧洲的建筑产生广泛的影响。
5.后现代主义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风格来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风格来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