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湖红船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南湖红船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红船造型特点?
南湖红船属于内河(湖泊)平底船。其最大特点,是整条船没有龙骨,而用从船头直通船尾的(通长)船底杉木板作为吊底,再用黄榉树制成的船壳肋骨、肋板,构成船的整体框架。因此,船体(船壳)对杉木的要求很高,一般都选用细密紧实的西木(也叫广木),即广西所产的杉木。
南湖红船的整体结构从下到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制作船体(船壳),包括船木工、制橹做舵工、嵌油灰工及抹桐油工等;第二部分为制作油漆硬棚、吊窗(摇头窗)和船舱内家具,包括细作木匠、雕花木匠及油漆工匠等;第三部分为制作船顶部分的茅棚(毛棚、叠子),包括竹藤编织工匠(篾匠)。
参与制作的工匠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譬如为南湖红船雕饰的著名工匠黄生有师傅,他雕刻的图案花纹精工细巧、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1960年被评为省级名师巧匠;1969年他参与了制作南湖红船模型的雕刻工作,被评为“杭嘉湖名雕花师”。又如南湖红船所有雕花图案上的24K金箔,都由油漆工匠贴上去。据仿制总负责人胡志根生前回忆:南湖红船上贴的24K金箔,原本是上海南京西路雷允上药店用于包裹店内自产大力丸的内包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金严格控制,雷允上药店便将剩余的金箔全部上缴给上海人民银行。胡志根哥哥胡惠忠在雷允上药店工作,嘉兴方面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报请***院和上海市委批准,从上海人民银行购得24K金箔275克,全部用于南湖红船。再如房舱(寝室)内的藤棚、中舱椅子上的藤编面、船顶部分茅棚,均由同一批篾匠编制而成。
60年来,参与仿制的能工巧匠大部分已过世,即便当时最年轻的船木工萧海根(时年24岁)也步入耄耋之年。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工匠,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工匠,没有图纸,硬是凭着智慧和双手,仿制、复活了一艘真实的南湖红船。
南湖红船是一艘什么样的船?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
***一大会议在南湖进行了半天时间,完成了最重要的建党议程,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的诞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历史也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1921年红船船头上坐的是谁?
王会悟。王会悟是李达的妻子,红船放哨人。原本这个会议是打算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可是却因为发现了有密探的闯入,会议被迫中断了,王会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于是提议将会议转到嘉兴南湖,因为那里游人少,好隐蔽,可以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
嘉兴会因为这条游船而被历史赋予红色使命,红船精神由此溯源,而王会悟,也会在日后被人家称为“红船卫士”。
油画南湖红船作者?
著名画家汤垚先生的原创油画《南湖红船》
汤垚1961年出生于广东三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画家,作品多次在省美展和全国重大美展入选及获奖。
2000年,作品《***日阳光》入选“2000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油画作品《大草原》在2000广东省群众美术、书法大展中获铜奖。
2003年,作品《青山烟云》入选“2003广东第二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作品《南湖红船》参加“纪念中国***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2007年被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
作品《决堤》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开发中的工业园》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
作品《风云》(油画)获“庆五十华诞,迎澳门回归”广东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
作品《东方花器》(水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并推荐参加“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湖红船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湖红船建筑风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