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望谟建筑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望谟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威宁有哪些景点?
以下三处参考:1、灼甫草场:威宁凤山寺,又称为上帝庙,在县城,除了草海,上帝庙是一个很好的风景点。上帝庙海拔比县城高400米左右,位于县城的东北角,距县城直线距离2千米左右,森林植被很好,里面建有凤山寺。
2、百草坪:景区位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0千米(326国道威宁——毕节段19千米处岔口东行9千米),面积10余万亩,最高山峰祖安山海拔2817米。分属盐仓、板底、炉山三个乡镇,主体部份隶属盐仓、板底两乡镇,是南方面积较大的高山草场和重要的畜牧基地,黔西北最大的彝族***节活动场所。
3、草海: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贵州威宁有以下几个旅游景点:
1. 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千年古寨: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寨,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和文化。
2. 望谟古镇: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3. 威宁武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贵州的一处自然景观,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植物***。
4. 威宁黄果树瀑布:这是贵州的一处著名景点,有着令人惊叹的壮丽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5. 威宁龙宫景区:这是一处以岩洞为主要景观的自然景区,有着壮观的地下河流和独特的地下景观。
布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哪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丁布依文。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布依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
1953年,贵州省各地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统一用本民族共同自称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 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 节,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 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
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 一气之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 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虐待,几乎被害。
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 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 月六日***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 因此布依族人民每年六月六日 都举行祭***、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
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 民族节日。
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 后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多地,现有305万多人,其中,贵州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壮侗语族,没有不民族文字,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亨有“水稻民族”之称。
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样,比如:“水书习俗”“水族端午”,“水族马尾秀”,“八音坐唱”等等,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
作为摄影爱好者,拍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节庆及服饰等照片。之前有青海的藏族服饰、体育比赛射箭的照片,还有***同胞户外休闲***的生活照片。云南纳西族服饰、歌舞表演、生活习俗。这些照片都反映出他们各自地域,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有着本民族的特色。这几年主要拍了不少,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的建筑、几大节庆、服饰、饮食习惯、农耕文化等生产、生活习惯等照片。主要有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大歌节,姊妹节、端午龙舟节、庆祝稻谷丰收时的新米节、鼓臧节,还有斗牛斗鸟赶集等很多,有着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各种节庆活动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把自己最漂亮的服装、配饰品穿戴整齐,展示给大家。杀牛、杀猪、及鸡鸭鹅等美食,然后摆出长桌宴,亲朋好友及游客都能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共同庆祝。
黔东南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农历正月二十这个时候,丹寨、雷山、麻江、凯里等舟溪甘囊香周边各地大小芦笙全部汇集舟溪甘囊香,甘囊香芦笙会其规模盛大,民族风情浓郁,持续时间长,是黔东南地区最大芦笙堂之一。芦笙会期间将举行芦笙、苗歌、斗牛等多项民间比赛活动。甘囊香芦笙会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已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个全国才28万人的少数民族-土族
今年五月底,我们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做客,这个民族比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土家族少个家字,叫土族。我把当时自己拍的照片精选出了几张,现分享给大家,请指点。
土族为我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才28万多人,语言是土族语 ,文字使用藏文、汉文 。宗教信仰是喇嘛教、道教、多神教、萨满教等。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其威远镇小庄村是一个纯土族聚居村。每当客人来到时,身着盛装的土族阿姑(姑娘)、阿吾(小伙)站在村口,用洁白哈达和青稞美酒将客人迎进村内。热情的小庄村人会为客人献上一台土族民族风情歌舞表演。这位帅气的阿吾在演唱土族歌曲,声音宏亮,节奏明快,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位漂亮的阿姑正在表演土族舞蹈。节目演出中的***是轮子秋表演,在大板车改装成融秋千、转盘为一体的吊车上,两名身着彩装的姑娘在上面飞旋起舞,并做出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压轴节目是举办土族风情婚礼,新娘是村里五个美丽的阿姑,新郎则从游客中挑选。这位土族姑娘正在为挑中的客人换上土族新郎服装。伴郎和伴娘表演土族舞蹈。婚礼最后是五对新人跳起土族风情舞蹈。整个婚礼下来,因为游客的参与,场面诙谐有趣,洋相百出,让看客忍俊不禁,台上台下欢乐一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望谟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望谟建筑特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