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宫建筑风格,斋宫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斋宫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斋宫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地坛内有哪些建筑?
  2. 天坛像什么汉字?

地坛内有哪些建筑?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仅次于天坛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地1476亩;坛内总面积640亩,建有方泽坛、皇袛室、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宰牲厅、斋宫、神马殿、牌楼、钟楼等,计20多处、2200余间、多平米的古建筑。 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神马殿、西门牌楼、姐妹厅等古建筑。近年来新增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 的园林景点。 每年都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天坛像什么汉字

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现已辟为公园开放,昔日的***坛庙现已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名胜古迹。

斋宫建筑风格,斋宫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坛,在北京市区东南隅永定门东侧,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祷丰年之处。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因在北郊己建地坛,此处改称为天坛。天坛分北坛与南坛两大部分。南坛围墻为方形,北坛围墙为圆形,象征“天圆地方”。南坛有圆丘坛、皇穹宇,北坛有祈年殿等建筑。圆丘坛为皇帝冬至日祭天处。坛圆形两层,栏板及望柱都用汉白玉雕成,坛面铺以青石,雕凿精细,中心为圆形,***各圈皆为扇形,外墙方形。四面有汉白玉棂星门各一座。皇穹宇为存放圆丘坛祭祀时所用之“皇天上帝”神牌处。正殿为圆形,攒尖屋顶上覆蓝琉璃瓦,单檐,上有鎏金宝顶。左右为配庑,各五间。外有围墙,内壁异常光滑,可传递声音,故称回音壁。天坛北部主要建筑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遭雷殛焚毁,次年重建,历时八年完工。殿为三层檐攒尖顶,上覆蓝色琉璃瓦,最高处置鎏金宝顶。殿中央四根“龙井柱”代表四季,***两排有柱各十二根代表十二个月与十二个时辰。殿内四周不用墙壁,全部为隔扇门,殿顶有彩绘。殿高三十八米,直经三十米。殿内不用大梁长檩,而用二十八根巨大木柱与互相衔接的枋、棁、桷、榱支撑,可谓巧夺天工。祈年殿附属建筑有祈年门、皇乾殿、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处。祈年殿西南有斋宫,为皇帝祭天时斋戒住宿处。宫东向,有正殿五间,为砖石拱券结构,俗称“无梁殿”。殿前有亭二,殿后有寝殿五间。***有两重“御沟”,御沟间有回廊一百六十余间。此外尚有神乐署等建筑。天坛面积约二百七十万平方米,坛内古柏参天,气氛庄严肃穆,建筑造型异常优美,为我国现存最大祭坛建筑群,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从正体造型看,:很象繁体汉字:壇,的象形。各有不同的观察,也有认为象征皇权的皇字,各有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斋宫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斋宫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斋宫建筑风格,斋宫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斋宫建筑风格,斋宫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天坛 斋宫 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