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特色建筑,中国古建筑失传

kodinid 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失传的特色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失传的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故宫设计师?
  2. 流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故宫设计师

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卒于成化十七年,苏州吴县香山人。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而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

皇帝叫他“蒯鲁班”。

失传的特色建筑,中国古建筑失传-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故宫的设计师为蒯祥(13***—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蒯祥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江苏吴县鱼帆村人(今属江苏苏州) 。

失传的特色建筑,中国古建筑失传-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故宫的建造者永乐皇帝-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关于故宫的设计师是谁,有人认为故宫是蒯祥设计的,因为蒯祥是明朝很有名气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匠心独运。也有人认为蒯祥不是故宫的设计者,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因为永乐十五年故宫开始进行大规模修建时,蔡信直接参与设计、规划和建造了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失传的特色建筑,中国古建筑失传-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宫的设计师是蒯祥。蒯祥生于1398年,逝于1481年,苏州吴县香山人,明代初期著名建筑学家,北京故宫设计者。成祖朱棣夺得王位后,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十五年,有巧木匠之称的蒯祥设计并领导营建北京宫殿建筑群

当由蒯祥具体负责设计与组织施工的承天门建筑一完工,人们都纷纷称颂这位蒯木匠简直就是当年的鲁班再世,后蒯祥被封为工部侍郎,食从一品俸。

流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其实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已经流失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有一个电影叫《活着》,里面有很多的皮影镜头,很中国化的产物。还有一个电影是什么名记不得了,有一群人是边拍打板凳,边吆喝唱

流失的传统文化:

汉文化其中的一点,汉民族服饰 简称:汉服

其二:非遗

武汉 汉剧:为楚剧 京剧的铺垫做了很好的基础

舞龙:作为 中华华夏子女怎能不知道去传承舞龙的文化

传统手工工艺: 苏绣 汉绣 手工编织工艺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失传的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失传的特色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故宫 吴县 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