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朝宫殿特色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元朝宫殿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朝皇城具***置?
日前,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一组考古成果,其中包括在故宫的隆宗门西发现元代地层及元大内建筑物遗存,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壮丽富赡的元大内是否就在现存的紫禁城之下?
故宫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关于北京的许多秘密层层叠压在宫殿之下。
“元朝在北京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不过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经被叠压在明清的北京城下,面貌不清。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城的城市考古开始之后,考古学家结合考古材料与古代的地图和文献,逐渐把元大都城墙的位置确定下来,并最终落在了地图上。”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所说的考古学家,正是已故的徐苹芳先生。
上都城坐北朝南,城垣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00米,四周有一道宽约20米的护城壕环绕,从外向里,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组成。皇城在全城的东南,城墙夯土外砌砖石,东西各二门,南北各一门,每面墙长1400米。皇城正中偏北是宫城,东北角是华严寺,西北角是乾元寺,东南和西南二角亦各有一座庙宇。
宫城城墙夯土外包以青砖,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东、西、南三面有门。城内宫殿建筑各自成群,互不对称,有泉池穿涌其间,园林特色十分明显。
元朝皇宫大内的位置也与故宫高度重叠。
1964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故宫内进行过小规模钻探。在文华殿和武英殿取出的土方证明,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平行线上,应是元朝皇宫的金水河。研究所又从景山和地安门桥等地所得资料证明,元朝皇宫的中轴线就是明清紫禁城的中轴线。
明清紫禁城的位置比元朝皇宫大内的位置偏南。比如现在的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坐落于元朝皇宫的崇天门(皇宫正门,相当于故宫的午门)位置上;现在的景山在元朝时期还是皇宫的一部分,当时景山下建有延春阁,是元朝皇后的寝宫。总体而言,明清紫禁城的大部分与元朝皇宫位置高度重合,尤其是中轴线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元朝皇宫其实就在紫禁城的下面。
元朝皇宫面积?
上都城坐北朝南,城垣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00米,四周有一道宽约20米的护城壕环绕,从外向里,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组成。皇城在全城的东南,城墙夯土外砌砖石,东西各二门,南北各一门,每面墙长1400米。
元朝皇宫,即元朝时期的***宫殿。分别有蒙古帝国时期的和林万安宫,元大都宫城、元上都宫城、元中都皇宫。
2011年,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内容涵盖蒙元宫廷文化展示,推进元大都、元上都的皇宫建设
元朝皇宫和故宫有什么关系?
元朝皇宫,即元朝时期的***宫殿。分别有蒙古帝国时期的和林万安宫,元大都宫城、元上都宫城、元中都皇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在元大都宫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宫殿。
综上所述,故宫在元朝皇宫其中的大都宫城基础上扩建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朝宫殿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朝宫殿特色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