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建筑结构土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传统建筑结构土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基土分为哪几种类型?
地基土(岩)分类的任务是根据分类用途和土(岩)的各种性质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一定的类别。
土(岩)的合理分类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例如,根据分类名称可以大致判断土(岩)的工程特性、评价土(岩)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以及结合其他指标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等。根据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土可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
一般土可划分为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黏性土等,对于一般土,在野外要直接区分出无黏性土和黏性土;特殊土可划分为黄土、红黏土、膨胀土、软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填土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中国传统的居住建筑基本的五种分类法是什么?
第一种是根据屋顶的式样来辨别的,有草顶、泥土顶房、灰土顶房、砖顶房、瓦顶房;
第二种是根据构造方法,有木结构、砖构造、土造房屋、砖木混合式房、砖石混合式房;
第三种是根据它的类型,有井干式、干阑式、穹窿式、环形土楼式、窑洞式。第四种是根据民族分,有满族民居、***民居、***尔族民居、白族民居、第五种是根据地理情况分,有海南民居、广东民居、湖南民居、四川民居、广西民居、贵州民居、黔东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中有哪些覆土建筑?
陕北窑洞是最典型的覆土建筑。
覆土建筑与掩土建筑,是同一类型建筑的不同名称。但为了叙述方便,本节特使用覆土建筑来叙述不含窑洞在内的所有掩土建筑,覆土建筑是一个总称,它包括生土建筑、土坯房以及各种类型的地下、半地下的建筑等。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但直到现今,还是有它较强的生命力,充分说明这种建筑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目前我国西北一带黄土高原地区住在各种生土建筑中的居民至少还有一亿以上。这些建筑一般都具有冬嗳夏凉、坚固适用的优点,有不少建筑的质量相当高。
覆土建筑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建造形式,即地面以上、地面以下与半露半埋。
建筑土壤类别划分?
建筑土壤分为八类土:
1.砂土:粒径不大于2mm的砂类土,包括淤泥、轻粘土。
2.粘土:亚粘土、粘土、黄土、包括土状风化。
3.砂砾:粒径2mm~20mm的角砾、圆砾含量(指重量比,下同)小于或等于50%,包括礓石、粘土及粒状风化。
4.砾石:粒径2mm~20mm的角砾、圆砾含量大于50%,有时还包括粒径20mm~200mm的碎石、卵石,其含量在10%以内,包括块状风化。
5.卵石:粒径20mm~20mm的碎石、卵石含量大于10%,有时还包括块石、漂石、其含量在10%以内,包括块状风化。
6.软石:各种松软、胶结不紧、节理较多的岩石及较坚硬的块石土、漂石土。
7.次坚石.一硬的各类岩石,包括粒径大于500mm、含量大于10%的较坚硬的块石、漂石。
8.坚石:坚硬的各类岩石,包括粒径大于1000mm、含量大于10%的坚硬的块石、漂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建筑结构土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建筑结构土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