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式建筑风格,书院的建筑风格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院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书院式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秀容书院的文化特色?
  2. 北大附中八个书院特色?
  3. 古代书院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形式?

秀容书院的文化特色

秀容书院自然地理优越,不仅有九龙冈余脉之地蕴,更有早建的文昌祠、白鹤观之文韵。集古城古风、古韵于一体的古老建筑群呈现忻州历史文化渊源和文脉,虽几经修葺,大体依然保持晚清建筑风格。

秀容书院位于忻州古城西南高地,创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第一所官办学府。由时任知州邱鸣泰倡导捐资四千金而建。

书院式建筑风格,书院的建筑风格-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书院建成后,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自乾隆四十年建院以来,嘉庆、咸丰、同治、道光等各朝均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葺。

北大附中八个书院特色?

北大附中学校共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至善、新民、熙敬8个书院,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至善、新民、熙敬依次分别为橙、黄、绿、青、蓝、紫、灰、黑~~~

北大附中创办于1960年,是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同时是北京大学四级火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实践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首任校长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尹企卓担任,从北京大学各院系抽调青年教师组织附中教师队伍,建校伊始附中就秉承北京大学民主自由之思想、创新独立之精神。

书院式建筑风格,书院的建筑风格-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大附中是海淀区重点高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书院制。目前北大附共有七个书院。

七个书院分别命名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元培”、“博雅”、“道尔顿”。2014年,七个书院部分更名元培书院更名为明德书院,博雅书院更名为至善书院,道尔顿书院更名为新民书院。

新民是中招前提前招生的,就是所谓的国际部,面向全国招收不参加中国高考、三年后准备到国外就读大学的学生。无户籍限制,无国籍限制,学的课程都是为出国准备的,和其他学院学的课程不一样。

书院式建筑风格,书院的建筑风格-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余六个学院学的课程是一样的,师资没什么区别,所有课程全校通选。以前可能大家会觉得明德(元培)是搞竞赛的,都是学霸、至善是出国的、正心是文科的,不过现在这6个书院已经完全平行了,也就是说理论上这六个书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了,能选的课、老师也不会有任何区别。不过尽管是平行了,明德的学霸还是比较多一些,至善仍然是只想收出国,所以至善一个年级才30多人,其他书院在50-60人。

之所以划分书院,学校解释说是在于培养锻炼学生关注并解决身边公共事务的热忱与能力。作为学生行政组织,书院的意义在于“学生自治”。表现为:各书院自行制定章程,依据章程确定管理形式,民主产生管理机构。书院内各项事务均由学生自主管理,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沟通协商、承担责任、民主监督、自我管理等公民意识和能力。学校安排每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进行书院议事会。同时,书院开展各具特色的书院活动,形成多样的书院文化。

古代书院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形式?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有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院式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院式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书院 明德 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