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建筑结构配筋规范,以及建筑结构怎么选择配筋钢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建筑承台钢筋规范要求有哪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中5条规定:***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墙的截面设计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尚应考虑变形、抗裂和防渗等要求。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40mm。
大于600mm的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要大于桩长的2/3,(5)柱下独立基础:矩形承台,应按双向配筋,钢筋直径≥10mm,10mm≥间距≥10mm.三角形承台:按三向配筋。
建筑结构板的配筋
解决方案一:负筋长度1,面层负筋二级钢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板厚度100毫米.5米,直径10毫米,间距300毫米。分布筋一级钢直径8毫米,底层钢筋双向二级钢直径8,或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间距150毫米c20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2条规定: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问题一:建筑 板的配筋 怎么看 (有图) 这是板支座处配筋,比如最左边一个代表,直径18的3级钢,间距200配置,两边各伸出2200。
受力筋:承受力或压力的钢筋。架力筋:一般在梁中使用,与受力筋、箍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箍筋:一般用于梁柱中,用来抗剪和组成钢筋骨架。分布筋:一般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钢筋垂直。
长度为通常设置。板钢筋还有分布筋,你的图纸上没有表示出来,分布筋是很受力筋相垂直,和受力筋相互绑扎,形成钢筋骨架。简单来说,一般的板配筋有三种:受力筋、负筋、分布筋,特殊的如屋面,还有附加的温度钢筋等。
建筑现浇板配筋有哪些规定?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1)现浇板配筋应按照“细筋密布”的原则进行设计。(2)现浇板应控制最小配筋率大于0.25%。(3)靠近山墙部位的板块宜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片。
建筑工程梁纵向构造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1、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2、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3、梁纵向受力钢筋间距规范有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 2 根。
4、沿截面周边布置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5、配筋要求:《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1G101-1 P27》“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6、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h≥450mm 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 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悬挑梁的钢筋如何配置?
上部至少4支22以上,下部至少2支16以上,至少4支12的腰筋。悬挑梁钢筋构造:悬挑梁受力在上面,上面的钢筋要比下面的钢筋大。 同时要满足钢筋的描固长度和配筋率。 悬挑梁钢筋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规范规定是悬挑梁的截面高度取为其跨度的1/6~1/8。当悬挑长度大于1500时(建筑单位除特别说明外为mm),需加弯起钢筋,因此具体的梁高依据悬挑长度而定。
方法如下:第一步,荷载计算(恒+活)第二步,弯距计算 M=1/2X(gL2+PL)第三步,配筋 h0=h-30 as=M/fcm*b*h02 As=系数*bh0*fcm/fy(系数=1-根号下1-2as)。
一米悬挑梁,只做阳台。钢筋配筋:上筋两根18螺纹钢带弯勾,每根长3米。底筋两根14螺纹钢。箍筋1米5个,挑梁根部箍筋加密,1米10个。一米悬挑梁,砌墙封闭。
悬挑梁钢筋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当悬挑长度大于1500时(建筑单位除特别说明外为mm),需加弯起钢筋。
悬挑梁钢筋按照实际计算布置。 顶部钢筋为受拉钢筋,底部钢筋为构造钢筋。 箍筋按照受剪计算设计。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如何布置?
解决方案一:负筋长度1,面层负筋二级钢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板厚度100毫米.5米,直径10毫米,间距300毫米。分布筋一级钢直径8毫米,底层钢筋双向二级钢直径8,或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间距150毫米c20混凝土。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下排钢筋是这样布置的:短跨的钢筋布置在下部,长跨的布置在上部。上排钢筋与上排钢筋的布置正好相反,短跨在上面,长跨的在下面。板配筋无非就2种形式,板面筋、底筋。面筋包括,分布筋、支座负筋、面贯通筋。
首先在软件中打开需要布置钢筋的工程文件。点击构件中的板受力筋,然后点击新建按钮。选择新建下的新建板受力筋。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设置板受力筋的钢筋信息。
当楼板板厚相同且配筋相同且板底标高相同时,板底部钢筋通长布置。当楼板跨度很小,断开上部钢筋施工麻烦时,可在本跨内通长布置上部钢筋。
当钢筋混凝土板是双向板时,其板上部及下部钢筋可以根据板厚及受力进行配置。楼板较厚、受力较大时上下筋可以按双层双向布署。楼板较薄、受力较小时,下部***用双向布署,上部钢筋在四周支座部布署附加主钢筋及分布筋。
建筑结构配筋规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建筑结构怎么选择配筋钢筋、建筑结构配筋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