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厝建筑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潮汕厝建筑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厝有几种?
在潮汕,房子我们叫“厝”,这也是古汉语对房子的叫法。在潮汕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建筑就是“下山虎”、“四点金”以及“驷马拖车”这三种,而“百鸟朝凤”规模较大,现在比较少见了
潮汕厝是广东潮州传统建筑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潮汕厝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府厝:是潮州豪门贵族的住宅建筑,结构复杂、体量庞大,多为三进四合院式,装饰豪华精美。
2. 堂屋:是普通人家的住宅建筑,一般为两进四合院式,中间为厅堂,两侧为房屋,朝向南北。
3. 筒子楼:是两三层小型居民楼,多用于商业用途,底层为店铺,上层为住宅,具有较强的防火性能。
4. 四合院:是一种普遍的建筑形式,由四个房间围合成一个院子,一般为两层,适合家庭居住。
5. 廊屋:是多为商业建筑,常用于街面经营和市场交易,有明显的商业特征,通常分上下两层。
潮汕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可以欣赏到它的建筑美学价值,还可以深入了解潮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潮汕厝尺寸?
潮汕丈杆是师父头进行设计的特殊工具,丈杆通常为长1.86丈长的扁木杆,在正反两面刻上二个尺寸系列,以1.8尺、3.6尺、6.4尺至1.86丈,一切的...
潮汕丈杆是师父头进行设计的特殊工具,丈杆通常为长1.86丈长的扁木杆,在正反两面刻上二个尺寸系列,以1.8尺、3.6尺、6.4尺至1.86丈,一切的...
一般一间厝地长15米,宽4米。
四点金也是传统潮汕民居建筑的基本单元,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其形制是在下山虎的基础上加上前座,形成由四周房屋围住中央小院或天井的四合空间,近似北方四合院的形制。它***用“井”字形格局,中轴对称,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组成,进门便是门厅,门厅两侧各有一间房,称作“下房”。四点金的平面布局与下山虎相近,只是天井两侧厢房改成了廊屋,这种形式多被人口较多或较富裕的家庭使用,四点金是传统潮汕民居中非常重要的单元,它不仅是中等富裕家庭首选的建宅形制,也是更为庞大的民居变化的起点。
人口较多的家庭多***用由四点金横向发展而成的五间过,是面宽为五开间的四合院形制建筑,中间天井更大,四周房屋围合,前后座房屋除正中央为大门和厅堂外,其余都是卧房。
有功名或更为富裕的家庭则多***用三座落平面形制,三座落也叫三厅串,即为门厅、中厅和后厅三厅连贯排列,是由四点金纵向发展而得的布局形式,后厅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厅堂,中厅为日常生活起居,接待客人之处。
厝在潮汕是什么意思?
“厝”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字。“厝”,潮汕话读“处”,是处所、住所的意思,是潮汕人对房屋的一种称呼。
提起“厝”这个字,海外潮人总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厝”是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是他们告别列祖列宗和妻儿父母向外漂泊的出发点,“厝”是故乡的根,是他们梦魂萦绕的精神家园。每当踏上家乡故土,他们总是急切走到老厝,拜祖先,找亲人,探好友,寻找儿时的美好记忆,重温昔日的欢乐。
在潮汕地区,“厝”一词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主要用来指代房屋或住所,是潮汕人对房屋的一种独特称呼。对于海外潮人来说,“厝”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是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告别故乡、踏上漂泊之路的起点。它象征着故乡的根,是他们梦魂萦绕的精神家园。每当回到家乡,他们总会急切地走到老厝,祭拜祖先,寻找儿时的记忆,重温过去的欢乐。
此外,在潮汕的一些村庄,人们常常在姓氏后面加上“厝”字,作为村名,如陈厝、林厝等。这种命名方式既体现了潮汕人对“厝”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另外,“厝”在潮汕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过厝”一词,原本是指乞丐上门乞讨而屋主人并无施舍之意时打发乞丐的用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有时候也用于调侃或开玩笑。比如,当某人想借另一个人的作业抄时,另一个人可能会说“过厝,过厝”,表示不借,自己做。
总的来说,“厝”在潮汕地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潮汕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厝建筑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厝建筑结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