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建筑的特色,竹建筑的缺点

kodinid 6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竹建筑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竹建筑的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云南傣族竹楼是怎么的,有什么特点?
  2. 蒙古包,四合院,江南水乡的房子,竹楼,建筑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3. 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气候特点?
  4. 傣族楼房的特点?

云南傣族竹楼是怎么的,有什么特点

傣族生活的地方,气候炎热、雨水丰沛,竹林生长茂盛。傣族人为了能在炎热的气候下住得舒服一点,通常就是就地取材,用竹子盖房搭楼。竹楼的特点是:第一层是空的,架空后空气对流好,又能防止雨水灌进房间。二楼才开始住人。竹子在傣族人居住的地方不仅仅用于建筑,竹笋也是傣族人常吃的蔬菜之一。个人觉得傣族人的生活很有意思呢!

蒙古包四合院江南水乡的房子,竹楼,建筑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蒙古包主要不同之处是他的可移动性,说穿了,就是一个叫结实的大帐棚;四合院多见于北京城,四幢房子沿四边摆布,分别为正房、东西偏房、倒座、倒座一般也是门房,适合于北方平原,布局严谨,使用方便;水乡房子了解不太多,但顾名思义就是适合于水乡建筑,主要特点应该是地基较高,排水性能、通风性能较好;竹楼多见于南方,特别是梅雨较多、气候潮湿地段,否则,没一定湿度,竹子会裂的,主要性能是防雨、通风、凉爽。

竹建筑的特色,竹建筑的缺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气候特点?

傣家竹楼适应西南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

天气炎热,潮湿多雨,原始森林野兽虫蛇遍布.傣族竹楼与气候的关系:傣族竹楼的建造,完全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大多数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年平均降雨量达1700毫米以上,有明显的干季之分,而每年5月至10月的雨季期间降雨量占全个的85%以上,没有四季的区分,在平坝区附近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坝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为了适应这炎热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傣族的先民们利用这里极其丰富的竹木自然***,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建筑——干栏 6 式民居,也即是有名的“竹楼”。而这种干栏式建筑形成也是附近的景颇、德昂、基诺、佤等少数民族的基本建筑形式。 在“竹楼”这种干栏式建筑中,竹篾编的墙和竹子制作楼板有利于通风散热,而下层透风的柱子便于通风防潮和防御洪水、野兽的袭扰。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竹建筑的特色,竹建筑的缺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傣族楼房的特点?

是高大、雄伟、宽敞,多用木结构屋顶呈抬角状,外墙则使用红色的土坯砖或石块。
傣族居住在云南、广西等地,常年雨水充足,因此他们的楼房设计考虑了防雨和排水的问题。
同时,傣族有较为发达的手工文化,他们又以木雕和建筑工艺技能著称,因此他们的房屋十分雄伟高大,建筑结构紧凑稳固。
傣族楼房的设计也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变。
现在的傣族楼房不仅保持了传统建筑元素,还加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如选用防火环保材料,以适应现代人居住的需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建筑的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竹建筑的特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竹建筑的特色,竹建筑的缺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傣族 竹楼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