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建筑的特色,中原建筑的特色是什么

kodinid 6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原建筑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原建筑的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原四大名寺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2. 南方传统民居特点?
  3. 长城是不是中原建筑?
  4. 河南窑洞有什么特点?

中原四大名寺建筑风格什么特点

中原四大名寺,是指中原地区佛教界四个有影响力的寺院。即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南阳水帘寺。

1)登封少林寺

中原建筑的特色,中原建筑的特色是什么-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

少林寺的建筑风格将基本保持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中可以看到唐宋时期的符号

2)洛阳白马寺

中原建筑的特色,中原建筑的特色是什么-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分为中国本院、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中国本院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

3)开封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中原建筑的特色,中原建筑的特色是什么-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

4)南阳水帘寺

南方传统民居特点?

南方民居特点也不是相同的,仅举几例:

江苏民居

江苏民居以苏州代表。素有“东方***”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上海民居

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福建民居

闽西南地区的客家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云南民居

干栏竹楼是滇南傣、佤、苗、景颇、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竹楼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多用作碾米场、贮藏室及杂屋;上层前部有宽廊和晒台后部为堂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远,可遮阳挡雨。


长城是不是中原建筑?

不是,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窑洞有什么特点?

河南的窑洞主要有靠山窑洞和地坑窑洞两种。

靠山窑洞必须是后面要有高高的地势,在它的侧面陶窑洞,窑洞的前面和街面在一个平面上。



地坑窑洞(也叫地扎窑院)是从平地向下挖坑然后再挖的窑洞。


窑洞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原建筑的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原建筑的特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窑洞 中原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