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行业材料有保质期吗?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暖期、供冷期。
古建筑寿命?
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祠堂、大会馆、衙门、王府、宫廷、苑囿等等,都讲求建筑的坚固与宏伟,是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的。建造房屋务必达到以下四点:
第一地基深厚灌浆饱满,以使基础坚牢;
第三,外壁加厚,一般为1.5尺;第四,屋顶望泥(大泥)务必夯实,其上再铺以琉璃瓦或小青瓦,年年窜瓦,年年补上。这样建筑便可“长寿”了。
比如,山西平遥镇国寺大雄宝殿就是按此法建造的,到今天已有1100多年了,殿顶依然如故,没有丝毫破落与歪倒的现象。
中国木结构建筑承载了千年的文明,千年的气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木材的防火、防腐、防蛀等药物处理技术日臻完善,木材的改性、胶合和结合技术等均有较大改进,胶合木已可用于多种大型、大跨度结构建筑。
木结构的使用寿命范围一般在30—70年,木结构分为轻型、重型、梁柱型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轻型木结构约定使用寿命为5-10年,重型木结构50—70年,梁柱结构因其结构的特殊性,一般用于较为重要的场所,使用寿命在100年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木结构建筑需要经常维修,一般三-五年就要大修一次。
所以,木结构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几十年还是上百年甚至千年,就看你怎么对它了。
87年青砖建房使用寿命?
这个很难判定,现在尚存的古老建筑上千年历史的不胜其数。在上千年前是没有水泥的,祖先们无非就是用泥巴和青砖建成的 能够依然挺立几千年,不得不说中国古老建筑的技术是一流的。
现在一些用水泥沙子和青砖建成的房屋由于经济利益偷工减料致使房子建完后不长时间就倒塌了。所以说建筑物的寿命是无法用时间计算的。
同样是水泥制造的,为什么说预制板只有30年,而现胶板100年?
原来70年代时,或进行农房建设时,预制板(楼板)的设计使用寿命是30年,现在现浇板和框架是一个整体,要满足住宅的70年使用寿命,实际使用寿命要达到100年。
预制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 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
现浇是指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现在一般的多高层楼房都***用的是现浇楼板。
现浇板和预制楼板比起来,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及抗震性,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在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汶川地震后,国家在逐步禁止使用预制楼板。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的建筑和房产使用寿命短?
感谢邀请,就这个问题我从我知晓的角度回答一下
1、 中国建筑和房产的设计使用寿命是多久?我先从我国规范上解释以下设计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a)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中规定: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我们民用的住宅就属于一般性建筑,耐久年限50年。
b) 根据《[_a***_]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 (见插图)
综上所述,一般建筑(也就是老百姓的住宅和房产)设计使用寿命就是50年。
2、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规定: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70年。这样就出现50<70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不把50年提高到70年,这个我也不好评论,但我提高设计使用年限,肯定要花费更多的建造成本的。
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也不要过分担心,我国的结构设计是有安全储备的,即便到了50年也不会出现房倒屋塌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质量太差的情况;老房子更不用担心,过去人们心灵都单纯不会“偷工减料”。中国的房子不像日本制造的零件那样到寿命就损坏的。
水平有限,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请包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