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计算,建筑结构基础计算题及答案

kodinid 7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基础计算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基础计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结构标高怎么算?
  2. 钢结构中钢柱如何计算?

结构标高怎么算?

结构标高计算是除一层地面(无地下室时),均为结构的板上平(不包括其它构造层,如上部楼板垫层,面层等)。

楼板结构的标高除屋面板外,应比建筑专业标高低,给楼板上部装修留出空间(结构通称为降板处理)。

建筑结构基础计算,建筑结构基础计算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般图纸设计的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不一样,建筑标高从楼地面装修的顶面计算,结构标高从结构板顶计算,所以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差了一个地面装修厚度(即装饰层厚度,比如差了30mm),只有顶层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是一致的,都计算到顶层的板顶。

关于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关系还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楼面的标高都是结构标高,在建筑图上的标高和结构图的说明中是一样的,而且多数建筑图总说明中都会有“标高为结构标高”,除非建筑对高度有特殊要求,才会不同

 

建筑结构基础计算,建筑结构基础计算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钢结构中钢柱如何计算?

钢柱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在强度计算中,需要考虑柱的截面形状、材料特性和受力情况,确定柱截面的弯曲强度和屈服强度。

在稳定性计算中,需要考虑柱的长度、支撑方式和荷载情况,通过计算柱的抗侧扭刚度和屈曲稳定性来确定是否满足稳定要求。

综合考虑强度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柱型和截面尺寸,确保钢柱在设计荷载条件下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建筑结构基础计算,建筑结构基础计算题及答案-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结构的长细比λ=μl/i,i为回转半径。  在钢结构的轴心受压构件中的屈曲应力只与长细比有关。  长细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构件而言的,计算公式coffee兄已经给出了。至于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  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  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安装状态下的刚度。  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  长细比也就是柔度,用λ表示.  λ=l/i;  l为压杆长度,i=sqrt(I/A)  A为截面面积,I为截面惯性矩!  钢结构受压构件验算,看到例子上写的先算长细比,<150了,然后就查稳定系数,然后代入公式。我想问的是,如果算得的长细比大于150怎么办?然后该怎么做?  增大截面,再算长细比,直到<150。  从抗震角度上来讲:  1.GB50017:5.3.8  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柱:150  2.PKPM  钢柱  非抗震 容许值为:150  6度抗震 容许值为:120  7度抗震 容许值为:120(多层) 80(高层)  8度抗震 容许值为:120(多层) 60(高层)  9度抗震 容许值为:100(多层) 60(高层)  从长细比本身上来说  对于门钢 CECS上是有180、220的说法  但可曾想过 把长细比从 150 放到 180 是什么概念?  同一截面 二者的承载力相差了25%左右!  (长细比增大→稳定系数降低→承载力降低,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可以自己推导看看承载力的降低)  如果再有些别的情况(如:偏心之类的) 相差的会更多!  相对长细比控制的构件,放宽那点长细比对构件的影响  要远远小于 承载力降低对于构件的影响!  所以还是按GB50017 GB50018 要求的150来用!  这也是对于轻钢为何也取150的原因。  在钢结构设计手册等其他指导性工具书上,也是持此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基础计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基础计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标高 构件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