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彝族建筑特色家里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彝族建筑特色家里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
碉楼是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是居民为防范土匪战乱而修建的家族性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中国的碉楼的主要分布:
3、湖北省罗田县金家河碉楼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
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碉楼是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
彝族碉楼与广东开平碉楼、四川阿坝羌族碉楼比较,有其相同的历史渊源,但风格截然不同。开平碉楼,是上世纪初在海外发了财的华侨,回到故乡盖的洋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绝大多数的人还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富起来的华侨成了盗抢的对象,无奈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落入他人之手,一幢幢富宅盖成了碉堡与洋房的结合体。阿坝羌族碉楼,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羌碉被法国建筑学家称之为“世界建筑明珠”、“东方金字塔”。这两处碉楼都承担了御敌和护财的作用。
彝族房屋建筑尺寸?
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
一,彝族民居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大分散、小聚居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彝族建筑特色家里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彝族建筑特色家里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