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沉降观测,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点规范要求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沉降观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已建成房屋沉降怎么观测?
  2. 房建沉降观测规范标准?

已建成房屋沉降怎么观测?

一、观测已建房地基是否牢固,在建筑中是***用沉降观测进行的。就是通常测量仪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然后根据观测结果加以判定。

二、实际上你是无法通过检验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来判定已建房屋地基是否牢固,因为你无法取到原位试样,即便取到因为不在原位也不代表实际情况。

建筑结构沉降观测,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点规范要求-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判定已建房屋地基是否牢固”一般是通过观察进行判定的。当建筑物出现下列情形时,可能存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现象:

1、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建筑结构沉降观测,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点规范要求-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较少。当然,即便出现了上述现象,你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一般这些现象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稳定不再变化,只有这种变化不减弱且趋势变大时,你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合同设计单位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建筑工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周期分为以下两个时期:首先是主体封顶之前。在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规定:民用建筑能够每加高 1~5 层进行观测一次。因为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之前的施工阶段荷载增加非常快,沉降量也非常大,所以建议有关规范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通过这样能够及时确定沉降量和荷载的关系,及时发现不均匀沉降,实时调整施工***。其次是主体封顶之后。在建筑工程主体封顶后到工程竣工的这一段时间称为装修期,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这一时期的观测周期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当然在装修期间,建筑工程也会由于抹灰、进设备导致荷载的增加,然而这时荷载的增加受到资金与配套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无时间规律可循,沉降速率也非常不确定,鉴于此,我们应在权衡沉降速率与施工进度等因素的前提下,把装修期的观测周期设置每 1~2 个月观测一次。一旦建筑工程竣工到沉降趋于稳定,这一时期的沉降速率会不断降低,然而时间很长。因为在观测单位和建筑工程开发商签订沉降观测合约时,通常会有明确的观测工作量与合同期限限制,但是建筑工程沉降期的长短并不能确定下来,所以实际操作时难度很大。对于这种状况,如果竣工后同一建筑物上各个沉降点的下沉非常均匀,并且沉降速率也趋于减缓,就可以根据每季度或者半年观测一次,最终使得沉降趋于稳定才可。更多的可以参照

***.chenjiangz***

房建沉降观测规范标准?

1. GB/T 50349-2014《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观测程序、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及相关工程。

建筑结构沉降观测,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点规范要求-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JGJ 121-2016《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的规范,其中包括地基沉降的监测和评定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验收。

这两个标准都是中国国家标准,对于建筑物沉降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和规范要求。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处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沉降观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沉降 观测 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