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特色避雷,建筑特色避雷措施

kodinid 5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特色避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特色避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层建筑避雷均压环做法及规范?
  2. 古建筑属于几类防雷?
  3. 建筑高度在多高必须做避雷?
  4. 三类建筑防雷标准?

一层建筑避雷均压环做法及规范

答:建筑三类防雷均压环的做法如下:

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建筑特色避雷,建筑特色避雷措施-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防止雷电的直击外,还应防止侧向雷击,超过30米高的建筑物,应在30米及其以下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廓的墙内做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保证建筑物结构圈梁的各点电位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 

均压环***用不小于Φ8mm的镀锌圆钢,或不小于24mm×4mm的镀锌扁钢。

均压环沿建筑物的四周暗敷设,并与各根引下线相连结。

建筑特色避雷,建筑特色避雷措施-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玻璃幕、金属***板等预埋件的焊接点不应少于两处,与引下线连接。

古建筑属于几类防雷?

1. 古建筑属于两类防雷。
2. 古建筑的防雷分类主要根据其建筑结构材料特点来划分。
一类是***用传统的金属避雷针或避雷网等设施进行防雷,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较新的古建筑。
另一类是通过建筑结构本身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来达到防雷的目的,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较古老的古建筑。
3. 古建筑的防雷措施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建筑本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
因此,在进行防雷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及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文物建筑的重要性、所处环境以及发生雷击的可能性等因素,可以将古建筑分为三类防雷。具体如下:

建筑特色避雷,建筑特色避雷措施-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这类建筑通常位于较为平坦的地区,如城市中心广场等。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因此需要***取更加严格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这类建筑通常位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如山区、河流等。由于这些环境存在较高的雷击风险,因此需要***取更加严格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这类建筑通常位于较为偏远或较为危险的地区,如山区、荒漠等。由于这些地区存在较高的雷击风险,因此需要***取更加严格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可能需要***取不同的防雷措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建筑高度在多高必须做避雷?

国家规定,建筑物超过15米以上才要3级防雷的!但是跟建筑物的高度没有绝对关系,还要根据它的使用性和重要性考虑防雷的一些措施,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考虑了直击雷防护,避免了雷击的风险。

三类建筑防雷标准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用由接闪网、接闪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

4.4.2 突出屋面物体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3.2条的规定。

4.4.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4.4.4 防雷装置的接地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并应与引入的金属管线做等电位连接。外部防雷装置的专设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4.4.5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当其女儿墙以内的屋顶钢筋网以上的防水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宜利用屋顶钢筋网作为接闪器,以及当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其女儿墙压顶板内或檐口内有钢筋且周围除保安人员巡逻外通常无人停留时,宜利用女儿墙压顶板内或檐口内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第2款、第3款、第6款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深,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按下式计算:

式(4.4.5)

2 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应按表4.4.5的规定确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特色避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特色避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防雷 建筑物 均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