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草鞋山遗址展示方案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73年江苏发现什么遗址?
  2. 1391是哪里的区号?
  3. 水稻驯化过程?
  4. 最早发明的纺织品?

1***3年江苏发现什么遗址?

草鞋山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唯亭镇东北2公里处,北距阳澄湖650米,因中心有“草鞋山”土墩而得名。遗址分为五个区,文化堆积层厚11米,可分10层,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吴越文化,整个序列几乎跨越太湖地区、乃至长江下游一带新石器时代,到先秦历史的全部编年。堆积厚、内涵多,因此也被中国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1391是哪里的区号?

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1999年4月底,根据***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经营G S M数字移动通信业务,l P电话业务等,中国移动的区号为1391。

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草鞋山遗址展示方案-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391是江苏省苏州市的区号。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现之一。

水稻驯化过程?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诸国人民的主食。今天的栽培水稻主要分两大变种,即籼稻和粳稻。籼米窄长,黏性较小;粳米圆短,入口黏糯。

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草鞋山遗址展示方案-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两类水稻都是由野生稻经人类驯化而来的。最早的驯化野生稻的“实验田”就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已经有了大量与栽培水稻相关的发现。

水稻驯化的起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7000年间,即距今11 000~9000年间。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陶片中,就留下了稻壳的印痕,土中还残留着大量稻壳。虽然这些稻米的形态仍与野生稻相仿,但当时的人们显然已经在有意识地***集稻米,把它当作日常的口粮了。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居住在今天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的人们,为扁平的骨片和木板接上手柄,制成简易的农具进行耕作。这时的水稻正处于驯化的转变期,人工选择过程已经启动。代表公元前4900年至公元前4600年间文化的余姚田螺山遗址,还出土了谷粒不易脱落的谷穗,它正是这一转变过程的一大佐证。

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草鞋山遗址展示方案-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4000年左右,水稻的驯化过程基本完成。江苏苏州唯亭的草鞋山遗址和昆山绰墩山遗址都出土了小片的稻田。绰墩山的稻米比其他更老遗址的谷粒都宽,呈现出驯化水稻的特征。

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先民,花费几千年的时间,终于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驯化出了合口的稻米。此后的2000年间,这种作物又传播到黄河流域,成为中原地区的主食,同时南下印度、东南亚,并东进朝鲜半岛和日本,开始了新的世界之旅。

如今人们栽培的水稻,与自然界中的野生稻已经很不一样了:它的谷穗少芒,谷粒较大较圆,而且成熟时不易脱落。这种变化正是人类对稻进行驯化的结果。

最早发明的纺织品?

棉、麻、丝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纺织品。出土文物表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已经生产各种亚麻织物,公元前2700余年中国就已生产丝织品,南亚次大陆曾出土公元前3000年的棉制品。

原始手工纺织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公元前500年的中国已基本完成了手工纺织机器的配套。春秋战国时期,缫车、纺车、脚踏斜织机等手工机器以及多综提花等织花方法均已出现。

秦汉时,中国丝、麻、毛纺织技术都达到很高的水平。18世纪下半叶西欧纺织业发生了重大飞跃,并在此基础上吹响了近代产业革命的号角。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John Kay,1704-1764)首先在织布机上进行革新,发明了飞梭。1765年英国的纺织工哈格里沃斯(James Hargre***es, 1720-1778)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世纪末,纺织厂首先开始利用蒸汽机,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鞋山遗址竹做建筑材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遗址 驯化 公元前